扩围升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2025-09-20 04:14:04  来源:新华网  


[摘要]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一老一小”,提出20项具体任务...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题:扩围升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提升家门口的幸福感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

  9月19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一老一小”,提出20项具体任务。扩围升级体现在哪?老百姓将如何受益?商务部当天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回应外界关切。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说,建设便民生活圈,是保障民生、扩大消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

  2021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截至2025年7月底,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餐饮、零售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

  李佳路同时指出,便民生活圈建设覆盖范围还不够大,仅占全国城市社区的12.5%,距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存在明显差距。下一步,将加力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购、宜老宜小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

  此次出台政策的目标——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即确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建成1万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规范有序的便民生活圈。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为老服务业态”被列为便民生活圈建设重点。

  “从今年3月我们调查收集的10万份便民生活圈电子问卷分析看,有些地方社区食堂、老年文体、中医诊所等适老化业态不足,老年用品、上门护理、精神慰藉等为老服务缺乏,成为社区居民的痛点难点问题。”李佳路介绍,为此,此次政策明确要求各地把养老服务作为便民生活圈的必备业态,作为试点选取、建设、评估的重要考量因素。下一步,将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研究制定“银发金街”相关标准,为各地建设工作提供指引。

  民政部将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建设作为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抓手,积极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据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共有31.9万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或者设施。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孙文灿说,民政部指导各地持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对新建居住区严格落实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四同步”要求,对老旧小区积极推进设施补短板;重点发展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六助”服务;鼓励探索“物业+养老”等创新模式,引导家政服务、物业企业等拓展养老服务功能;会同财政部加强中央财政资金投入。

  托育服务事关千家万户,如何让广大婴幼儿家庭能在家门口实现“托得上”“托得起”“托得好”?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说,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投资支持力度,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作用,支持以城市为单元组网运行的社区普惠托育服务设施,多渠道增加普惠托位供给,支持幼儿园延伸发展托育服务;加大空间保障力度,指导各地落实场地、税费等优惠措施,落实新建小区与配套托育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结合城市更新加快补充托育服务设施;加大质量提升力度,深入开展托育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促进托育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当前,老旧社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普遍存在空间不足、设施老化等问题,怎样破解这些难题?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说,去年以来,住建部指导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今年又扩展到部分县级市;指导各地科学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落实落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要求;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将零散小区整合成片区统筹推进改造,在完整社区建设项目中,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推动补齐养老、托育、停车、充电等设施短板。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一刻钟 便民生活圈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