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陕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2025-11-24 07:24:23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十四五”以来,全省工信系统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11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陕西“十四五”时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效。

  “‘十四五’以来,全省工信系统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显著成效。”省工信厅副厅长张康宁说。

  在工业经济方面,2021-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工业投资年均增长8.1%,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7.2%。今年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

  为推进链群建设,我省深入实施“链长制”,高位推动产业链群协同发展。2024年,工业领域34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5.3%。今年1-10月,全省工业领域34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超过1.9万亿元,8条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元,7条产业链产值(营收)增速超两位数,18条产业链产值(营收)超过百亿元。同时,西安市航空集群、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先后成功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全省先进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

  在创新驱动方面,我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体系,积极开展校企协同攻关“百团”计划,实施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和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奖补,累计建成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5家,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7家、省级540家,支持284个技术项目加快产业化落地。隆基绿能晶硅太阳能电池HIBC转换效率达到27.81%,位居世界第一。

  聚焦数智绿色融合发展,我省统筹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DCMM贯标企业数量居全国第八。我省入选DCMM贯标、数据知识产权、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份,西安、宝鸡入选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西安、榆林、咸阳入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累计培育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16家、省级5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省级42家。评选先进级智能工厂143家。全省智能算力总规模达3500P。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8家,数量居西部第一。

  围绕扩量提质,我省扎实开展“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链主企业”梯度培育,持续推动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不断支持大企业做精专业、做强主业,鼓励中小企业做大规模、做优效益。目前,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达8736户;上市工业企业64户,占总数的77.1%;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99万户,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94万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27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6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1户。

  (首席记者 白瑶)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陕西 "十四五"时期 产业体系建设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