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毫米级”标准完成接触网精调 他们为西延高铁安全运行筑牢“动力脉络”

2025-09-28 08:50:27  来源:西安晚报  


[摘要]9月25日清晨,黄土高原的晨雾还未散尽,DJ502次综合检测列车高速驶过西延高铁洛川段沟壑区。据了解,近期,西延高铁联调联试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列车车顶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保持动态贴合的接触状态,接受时速提升的极限考验。...

  作业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讯(记者 梁璠)9月25日清晨,黄土高原的晨雾还未散尽,DJ502次综合检测列车高速驶过西延高铁洛川段沟壑区。据了解,近期,西延高铁联调联试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列车车顶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保持动态贴合的接触状态,接受时速提升的极限考验。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统筹调度的支援队伍,宝鸡供电段40余名职工在西延高铁黄陵西至富县北180公里线路上,以“毫米级”的标准完成接触网精调,为西延高铁的安全运行筑牢了“动力脉络”。

  据了解,作为高铁“动力之源”,接触网精度直接决定列车受流稳定性,时速每提升10公里,导线张力匹配、线夹安装角度都需重新校准。“这就像给高速奔跑的列车系紧鞋带,差一点都可能影响安全。”宝鸡供电段维修一车间接触网维修一工区副工长张旭东介绍道。

  清晨7时的洛川,晨曦刚越过山梁,JJC检修车便如钢铁巨兽驶入作业区。25岁的团支部书记张伟率先攀上平台,目光紧盯着上方的接触线——作为检修小组B岗,他负责的10公里区段,需逐一排查吊弦张力、线夹变形情况。“00后”青工余欣海紧随其后,踮脚检查悬挂点时的轻微摇晃,仍带着初上高原的生涩。作业间隙的简餐时刻,即将退休的李文生总爱给年轻工友讲过去的故事。37年铁路生涯,他的掌心磨出厚厚的老茧,从河南到陕西,从普速线路到高铁接触网,见证了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这次西延高铁精调,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战,“能为老区高铁出份力,这辈子值了。”李文生说。

  40余名职工完成了750处关键设备校准,实现接触网精调零误差。近期,随着联调联试不断推进,西延高铁已进入开通倒计时。那些晨光中攀爬上平台的身影、烈日下紧握扳手的双手、暮色里分享故事的笑容,都化作“红色高铁”建设的生动注脚。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西延高铁 安全运行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