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评 | 从“天价”到平价

2025-06-28 06:55:20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走进市场,“天价”食品的踪影难觅,包装朴实、价格亲民的普通食品回归主流。这一变化,折射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持续发力、社会风气的稳定向好...

  南楠

  “一盒粽子1988元!”曾几何时,每逢佳节,各类贵到离谱的“天价”食品总会引发热议。如今,走进市场,“天价”食品的踪影难觅,包装朴实、价格亲民的普通食品回归主流。这一变化,折射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持续发力、社会风气的稳定向好。

  虚高消费的消退,彰显了干部作风建设的成效。以粽子等节令食品为例,前几年,“燕窝粽”“鲍鱼粽”等天价粽子大行其道。小小的粽子,沦为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的“遮羞布”,不仅扭曲了传统节日文化,还严重腐蚀了廉洁的社会土壤,让奢靡浪费之风愈演愈烈。如今,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严守廉洁底线,“天价”粽子失去了生存土壤。当简约实惠的商品成为市场主流,整个社会的消费文化也随之健康向上。

  消费市场的净化,有助于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过去,虚高价格筑起消费壁垒,将普通群众拒之门外。如今,当高端餐饮放下身段推出“半价菜”“小份菜”,当礼品行业转型走“亲民路线”,降低的消费门槛、增多的消费选择释放出巨大消费潜力。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粽子整体销售态势良好,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近七成,还带动了艾草、菖蒲、香囊等节令商品热销。这正是我国消费市场“去虚向实”带来的连锁反应。

  促进消费健康发展,仍需久久为功。虽然“天价”粽子在实体店已难觅踪影,但某些电商平台仍可见近两千元的粽子礼盒。这说明,遏制虚高消费既要靠消费者的自觉,更需要制度的刚性约束。一方面要完善商品包装、定价等标准,一方面要加强对电商平台等的监管。同时,要警惕虚高消费改头换面。只有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公众监督形成合力,才能防止奢靡之风死灰复燃。

  从“天价”到平价,这场消费革命不仅是市场之变,更是文明之进。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新风,让消费成为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一个更健康、更具活力的经济生态正在形成。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消费市场 消费环境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