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驰骋战“三夏” 颗粒归仓保丰收——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助力“三夏”生产小记

2025-06-11 08:28:02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五月的秦东大地,麦浪滚滚,麦香阵阵,这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农业生产最繁忙的时刻。...

  渭南市“三夏”机收机播技术暨农机安全培训会现场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五月的秦东大地,麦浪滚滚,麦香阵阵,这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农业生产最繁忙的时刻。

  随着“三夏”临近,渭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田间地头,指导农机手对小麦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等各类“三夏”作业机具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全力以赴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

  “驾驶证年检都办理完了吗?”“高温天气下,要注意联合收割机的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检查和补充水、润滑油,防止机器过热和损坏。”5月10日,在党睦镇占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蒲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技术人员李芳明正在指导农机手对小麦收割机进行全面维修和保养。

  “这些农机具就是我们的‘作战武器’。今年3月起,我们就开始对每台农机进行全面检查,更换易损件,调试脱粒滚筒,检查液压系统。农机中心的技术人员更是上门服务,帮助排查问题并及时维修保养,我们心里更踏实了。”尧山镇建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部负责人王建建说。

  据了解,截至5月20日,渭南市已检修各类农机具4.83万台(套)。同时,已协调落实76家农机维修网点备足备好农机零部件,确保机具维修及时、配件供应充足。预计“三夏”期间,渭南市将投入各类农机具9.5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8400余台、拖拉机3.42万台、播种机9900余台,预计机收小麦面积可达430万亩以上,机收率将达98%以上。

  “不仅对农机具进行检修,我们还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会、发放宣传资料、发送宣传短信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机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渭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同青军介绍,重点加强对小麦机收减损技术的培训,引导农机手正确调整机具参数,规范操作流程,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失。同时面向全市农机手发送“致2025年‘三夏’农机手的一封信”,并通过公众号向社会公布市、县“三夏”小麦机收保障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帮助大家解决作业中的实际困难。

  “以前我们要自己跑手续,现在现场就能办好,农机中心不但给我们培训专业知识,还给我们加油优惠,更是开通绿色通道,能让我们多收点麦子,多挣点钱,实在是太感谢他们了。”农机手老李握着崭新的跨区作业证,脸上难掩激动之情。

  5月15日,渭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联合高速公路路政执法等部门,在渭南北收费站广场开展“护航三夏路,助农保丰收”主题服务活动,提前对接中石油、中石化、延长壳牌等能源企业,落实农时用油价格优惠与稳定保供,实现“转运畅通、用油无忧”的全链条保障,为跨区作业架起“后勤桥梁”。“我们在主要交通路口和高速路口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开通农机运输‘绿色通道’,为本地和过境农机手提供信息咨询、作业对接、维修服务、生活帮助等,帮助农机手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跨区作业农机顺利通行。”渭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四级调研员吝忙先表示。

  据了解,今年渭南市将组织7000余台农机开展跨区作业,预计通过渭南北收费站出入口的农机运输车辆将超过3000台次,为全国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程宇航)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农机 渭南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