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高尔塬灌区:与时间赛跑 为农田“解渴”

2025-05-01 07:45:30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高尔塬灌区工作人员全天候坚守岗位,24小时密切监测水位变化,实时掌握水情与旱情动态。当地已持续开闸放水30多天...

  记者 赵杨博 通讯员 张英杰

  4月25日,铜川市耀州区高尔塬灌区干渠涌来水流。耀州区小丘镇小丘村苹果种植大户王石头赶忙召集人手,疏通自家的“毛细血管”。

  看到水流入自家麦田,干旱的小麦好像瞬间挺直了腰板,种粮大户王汉民松了口气:“真是救命水啊。按照当前的水量,1小时能浇两亩地。”

  “今年旱情严重,没下几场雨,遇到小麦灌浆期、苹果开花坐果期,农田灌溉用水告急,心里愁得很。多亏抗旱服务队,我终于可以睡个踏实觉了!”小丘镇独冢村干部张金军看着清水流入农田,长舒一口气。

  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高尔塬灌区工作人员全天候坚守岗位,24小时密切监测水位变化,实时掌握水情与旱情动态。当地已持续开闸放水30多天。

  “近期,我们安排人员加强渠道、水闸等放水设施巡查管理,采取集中轮灌方式全天候供水,累计引水约110万立方米,已灌溉8个村9500余亩土地,有效缓解了灌区旱情,保障了群众农业生产用水。”高尔塬水库灌溉管理站站长官尉说。

  当日凌晨5时,高尔塬水库灌溉管理站巡渠员张鹏沿着干渠仔细检查。发现小丘镇朱村段渠道出现淤堵后,他立即上报并组织抢修。他和6名村民轮班守在渠边,在水流不断的前提下完成了清障。

  “老姚,你这果园不能大水漫灌,得用沟灌法,既省水又保墒。”在小丘镇果农姚新营的苹果园里,技术员杜银行手把手教姚新营新的灌溉方法。

  针对持续旱情,耀州区水务局深入田间开设“抗旱课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传统的大水漫灌用水量高,而改用沟灌法,每亩地能节省30%至50%的水。”水务局工作人员宋卫东一边说一边用铁锨在果树行间开出一条浅沟,“水顺着沟走,直接滋润根系,蒸发损失小。”

  旱情就是命令。铜川市4支抗旱服务队迅速行动,奔赴田间地头,架设水泵、铺设管道,争分夺秒为干渴的农田送水。截至4月28日,铜川5个中型灌区、67眼机井、26处泵站全部启动,累计灌溉面积达4.563万亩。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铜川 高尔塬 灌区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