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活动现场向群众宣讲金融权益、金融安全等相关知识。 (记者 雷伟东 摄)
记者 李猛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什么是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表现形式有哪些?”3月10日,不少市民在陕西金融监管局、西安市反诈中心、雁塔区委办、邮储银行等机构举办的活动中,找到了答案。当日,2025年陕西“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陕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教育宣传工作,2025年陕西“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于3月10日至3月16日集中开展。
本次活动以“维护权益”为主题,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口号,以“接地气、求实效、广触及、重宣传”为原则,通过建立和完善涵盖金融教育宣传、风险提示、纠纷化解、志愿服务等多功能的金融消保服务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式的教育宣传活动。
3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了隋大兴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公园,10余家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正在向广大市民和游客普及宣传金融知识。“金融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有权要求金融机构对合同条款进行详细解释,这个说法正确吗?”一家信托机构的工作人员正在向一名市民提问。市民回答正确后,可以现场参与抽奖活动。
在一家保险公司的展台前,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参与投壶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工作人员将金融知识宣传典型案例、金融知识教育宣传老年人专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以案说险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折页,一一发放到了参与游戏的市民手中。
“请说出2项金融消费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掷骰子的游戏中,掷出双数的市民,需要现场回答出“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中的2项内容。“市民回答出正确答案后,就能领取一份奖品。”该展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种方式挺好的,在游戏中学到了很多金融知识。”一位刚刚参与完游戏的市民告诉记者。
“维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同心聚力,共筑金融安全防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陕西省分行法律与合规部高级专家刘军德表示。活动启动现场,邮储银行携手16家金融机构推出“权益护航”“阳光金融”“全民反诈”三项行动,优先响应老年人、新市民等群体诉求,公开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并定期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同时,还将联合公安、社区开展“无诈商圈”“金融安全示范街”创建等,广泛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记者采访了解到,活动期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将指导辖内各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教育宣传,打造“五彩三秦”金融消保服务品牌,包括持续开展面向县域乡村居民的“绿色消保”、与党建融合的“红色消保”、面向老年群体的“银色消保”、面向学生群体的“橙色消保”和面向新市民群体的“蓝色消保”金融服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此外,针对“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不法乱象,陕西辖内金融机构还将聚焦金融消费纠纷的重点领域、适当性管理的薄弱环节,围绕消费者需求和关注的问题,加强对如何开展金融业黑灰产治理、取得成效、典型案例等进行宣传,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向社会公众揭示和解析各类骗局的表现形式、手段和危害,引导消费者依法、合规、理性维权。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