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陕西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数量为2021年初的7倍以上。他们活跃在科技成果转化一线,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走向市场——“科技红娘”搭“鹊桥”

2023-09-25 07:33:19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一边是高校院所有专利、有技术却找不到买家,另一边则是企业有需求又不知道引入哪家的技术。谁来牵线搭桥,让他们有效衔接,实现“1+1>2”呢...

  “这么多科技成果等着找‘婆家’!”9月20日,西安远诺技术转移有限公司,王海栋刚刚主持完一场高校团队与企业的“鹊桥会”,端起杯子猛灌了几大口水,来不及休息,又拿出了一沓意愿清单,清单上是正在寻找产业化机会的高校科研项目。

  王海栋是西安远诺的创始人,也是一名技术经理人。西安远诺是一家省级民营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专为高校科研团队和科技企业牵线搭桥,近两年每年促成“联姻”300余对。

  如今,在科技成果转化一线,活跃着越来越多像王海栋这样的“科技红娘”。他们一头连着市场和产业,一头连着科研院所,为“沉睡”的科技成果找到市场需求和产业化机会,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

  牵线搭桥,供需双方“千里相会”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一边是高校院所有专利、有技术却找不到买家,另一边则是企业有需求又不知道引入哪家的技术。谁来牵线搭桥,让他们有效衔接,实现“1+1>2”?

  “科技红娘”应运而生。2015年,王海栋和几名合伙人共同创办西安远诺,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一开始,他们把科技企业跑了个遍,一一了解技术需求,按图索骥到高校匹配技术。整整两年,几乎每个人都跑废了几双鞋、磨破了嘴皮子,也没能促成“一对”。

  尽管大家每个月只拿1500元的工资,但没有一个人放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供需双方的强烈需求,更清晰地看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难点,也坚信我们这些‘红娘’大有可为!”王海栋说。

  转机出现在2017年。既然“需求侧”走不通,他们就开始跑“供给侧”,对高校教师进行一对一调研,挖掘梳理高校科技能力。“这些年我们都成了高校科技处的常驻编外人员。”王海栋笑称。

  成果适配,如同“选妻嫁女”,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心仪的对象何其艰难。在对供需双方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西安远诺建设了陕西省科研能力数据库,录入4000多位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研发能力和合作建议等信息。“科技红娘”可以通过数据库,快速筛选到“门当户对”的双方,介绍他们认识。

  线上相识,线下的“鹊桥会”也少不了。作为秦创原“三支队伍”建设的重要参与单位,西安远诺一方面积极培育、组建秦创原技术经理人队伍,一方面开展各类技术需求对接,探索建立了以“科学家+技术经理人+企业家”为基础的成果转化模式。据统计,西安远诺仅2022年就举办了各类技术对接活动300余次,推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0余项。

  “我们正在建立一个集企业家、科学家、技术经理人资源以及专利和需求信息于一体的信息化运营平台,希望能打通产业链资源和创新链资源的隔墙,真正实现‘千里姻缘一线牵’。”王海栋表示。

  精准匹配,科技成果快速落地

  “这个项目前景不错,需要匹配产业资源继续熟化。”

  “这个项目需要引进资金,进行中试生产。”

  ……

  9月20日,西安远诺的“科技红娘”讨论着“鹊桥会”之后的进展。供需双方从“相识”到“相知”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合不合“眼缘”关键还得靠“红娘”。

  陕西员明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道路检测的民营企业,迫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进行产品升级。“知道自己病了,可就是找不出病因,想创新不知从何入手。”企业负责人王员说。

  这是很多科技企业的通病。同样,拿着成果想要产业化的高校团队,面对市场这份“考卷”,也不知从何下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包敏教授团队长期从事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化应用工作。“我们拿了很多奖,有很多专利,但是对这些成果如何应用、怎么走向市场,我们完全是门外汉。”包敏表示。

  “我们要做的就是协助企业‘出题’,帮助高校‘答题’,让供需双方实现双向奔赴。”西安远诺的“科技红娘”付芳青表示。

  2022年6月,付芳青了解到包敏团队的情况后,为他们匹配了员明科技。在西安远诺的“撮合”下,双方经过多轮交流、考察、调研,依托秦创原的科转项目政策,“牵手”成功,成立了西安中创云图科技有限公司。

  为了让双方的结晶茁壮成长,“科技红娘”还为其“量体裁衣”,提供了股权架构设计、市场定位等多项服务。今年初,中创云图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联合实验室。5月,中创云图研制出国内唯一连续波体探地雷达。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该产品竞争优势明显。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高校科技成果的挖掘梳理,筛选一批高质量专利,联合高校进行转移转化,预计到年底促成科技成果项目在秦创原落地转化不少于30项。”王海栋表示。

  打破壁垒,科学家“转型”企业家

  很长一段时间,长安大学教授李伟认为自己的科技成果没能转化仅仅是因为缺钱。2021年6月,获得春种基金的第一笔投资后,面对创业的一系列问题,他有些懵了。

  “创办企业千头万绪,仅仅是把科研报告变成商业计划书这一项,就难倒了我们。”李伟坦言,他很快意识到科技成果转化不只是有钱那么简单,走好每一步都需要专业人员协助。

  李伟道出了很多科研人员创业的心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残酷现实是,能同时熟悉技术、运营、市场,从而跨越科学家到企业家之间那道鸿沟的人凤毛麟角。”王海栋说,“‘科技红娘’就是打破创新与产业之间的壁垒,填补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鸿沟。”

  得益于“科技红娘”的协助,2021年8月,李伟创办的西安速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落地秦创原总窗口,并得到秦创原“两链”融合项目的资助,发展迅速。“从记录研发辅助账、申请优惠政策,到参加专业展会、对接产业链资源,幸亏有‘科技红娘’帮助我们!”李伟表示。

  打破壁垒还体现在对每一项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跟踪服务上。

  在西安远诺的技术经理人平台上,记者看到,2000多项成果经过一系列筛选,最终获得投资成立企业的只有40项。“这恰恰是‘科技红娘’的发力点。”王海栋解释,“我们把技术经理人的工作,分解为100多个流程节点,为每一项成果量身定做法务、财税等‘嫁妆’,直至它们成为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这段时间,西安远诺正在联合陕西高校开展“三项改革”的科技成果遴选工作,又将有一批科技成果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记者 张梅 实习生 房欣怡)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秦创原 创新 驱动 平台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