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会友 搭建文化交流之桥

2023-08-21 09:04:27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 “这是什么东西做的?”“给我来一碗!”8月17日,在第十届西部文博会1号交流合作馆温州展区,温州市苍南县矾山肉燕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前来品尝。...

  □ 实习记者 秦瑶 首席记者 李荣

  “这是什么东西做的?”“给我来一碗!”8月17日,在第十届西部文博会1号交流合作馆温州展区,温州市苍南县矾山肉燕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前来品尝。

  “以前只是听说过矾山肉燕,但还没机会品尝。文博会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品尝到不同地区的美食,不仅长见识,还满足了我们这些吃货的口福。”前来参观文博会的西安市民李鹏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矾山肉燕边吃边说。

  肉燕粗看似馄饨,成形后像展翅的燕子,入汤锅后有如燕子飞舞之感,散发出肉香,故称为“肉燕”。矾山肉燕是温州当地的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先后获得“温州百年老字号”“浙江十大名小吃”等殊荣。肉燕制作技艺已入选浙江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民以食为天,美食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外在世界的感知。

  在温州展区参观时,记者看到一位小伙买了两箱成品肉燕准备离开。小伙姓田,2019年从温州移居到西安,矾山肉燕是他最喜欢的家乡小吃,这次看到温州参展就立刻过来购买。

  肉燕看似像北方的馄饨,很多参观者都说不清肉燕和馄饨的区别。据温州矾山肉燕非遗传承人朱师勤介绍,馄饨皮是用面粉制成,而矾山肉燕的燕皮制作,必须取精挑细选的猪后腿肉,再用木棒打成肉泥,再配以番薯粉,通过反复揉捏,使肉泥与番薯粉完全融合,最终形成筋道十足的肉粉团,然后将其擀成似纸片一般薄,再将捣烂的精肉包于燕皮之中,呈现飞燕状,如此肉燕便制成了。

  朱师勤从13岁起就开始跟父亲学做肉燕,经过几十年尝试和改良,终于创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作技艺。2016年,朱师勤被授予矾山肉燕非遗传承人称号。

  朱师勤说,矾山肉燕不仅是一种特色美食,更是一种乡音、一种乡愁,是游子在外对家的渴望和思念。为了让肉燕制作技艺发扬光大,朱师勤积极开展肉燕技艺培训,在让更多人靠这门手艺致富的同时,也让矾山肉燕享誉大江南北。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文化交流 温州展区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