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省政协邀请部分委员、专家与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快推进我省储能产业发展”话题聚共识、谋未来——加快培育陕西储能产业新动能

2023-07-18 07:24:54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政协召开“加快推进我省储能产业发展”对口协商座谈会,邀请部分委员、专家与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一同议发展、聚共识、谋未来...

  7月5日,航拍西北首个开工建设的抽蓄电站——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区。 记者 张辰摄

  储能产业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当前,我国新型储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各地摩拳擦掌、纷纷入局,加快谋划和培育储能产业。

  陕西是能源大省。在“双碳”目标下,加快我省储能产业发展,有利于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也有重要意义。如何把握契机,加快陕西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省政协召开“加快推进我省储能产业发展”对口协商座谈会,邀请部分委员、专家与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一同议发展、聚共识、谋未来。

  今年5月,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委员赴湖南考察调研了13家企业,随后赴西安、榆林、商洛、安康等地,深入多家与储能产业相关的企业调研,详细了解储能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省内外的调研考察情况,委员们普遍认为,眼下,我省储能产业发展存在市场化运营机制不健全、新型储能设施利用率低、技术研发、专业人才培养较为薄弱等问题。

  建立支持储能产业链发展的激励机制

  在省政协常委,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吴元作看来,陕西应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同时发力,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同时,聚焦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等新兴技术和产业,有针对性地推进补链强链,建立支持储能产业链加快发展的激励机制,引导省内企业参与储能项目建设。

  当前,陕西正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设施建设的需求十分迫切。对此,省政协委员、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薛鸿建议,需加强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加快推动抽水蓄能发展应用,持续推动新能源与抽水蓄能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源网荷各侧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推动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强化储能领域标准与规范创新,促进储能产业链健康协调发展;完善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相关机制,激励储能投资建设,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持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陕煤研究院西安分公司副总经理邵乐认为,我省发展储能产业的劣势主要是:储能产业链缺链、短链问题突出;应用场景转化为应用需求慢;校企研发转化两张皮现象明显。他建议,我省应设立若干重大专项,支持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同时,在应用端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工程化示范,对首台套、首批次的项目给予倾斜支持。

  “除了强化上中下游企业协作以外,还需深化电力体系改革,促进我省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省政协委员、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平建议,全面推动我省电力现货市场改革和运行,支持储能电站参与电力现货交易市场。同时,组织制定分布式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的相关细则,探索“分布式发电+储能+隔墙售电”试点项目建设,创新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应用,破解新能源分布式发电项目就近交易和消纳问题。

  将氢纳入能源储存和管理系统

  氢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具有高效、高压、环保、体积小等特点。日前,陕西首条氢燃料电池全自动产线开工建设,助力陕西氢能源产业延链补链。

  “我省工业副产氢产量巨大,为氢储能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以氢能利用嵌入储能产业发展,能够为实现新一轮能源变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致公党西安财经大学总支副主委、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勃昕建议,应研究建立可量化的氢储能价值评估模型,全面客观评估氢储能系统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有效弥补电化学储能安全性较差、资源紧缺、配储时长短等不足,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技术,将氢纳入能源储存和管理系统,并利用现有天然气网络储存氢气。

  “储能产业发展要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匹配。”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何钟回应,陕北煤炭短倒运输,运行着约15万台重载化石能源运输卡车,且部分已达到报废年限,这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了理想的应用场景。“当然,氢能产业涉及产、运、储、加、用等环节,在储能方面,我们正在积极布局固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等项目。”他说。

  省工信厅副厅长张康宁表示,工信厅将持续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加强减碳去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以及颠覆性低碳技术的研究,加快关键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同时,鼓励企业和园区推进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压缩空气储能、“光伏+储能”等自备电源建设,加快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推动企业用能结构优化,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记者 屈荔鹏)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储能 产业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