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陕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今年我省将完成造林486.68万亩,种草32.86万亩

2023-06-14 09:09:19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1998年,为了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吴起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实施了山坡地一次性退耕、封山禁牧、植树种草的决策,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进程。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吴起县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 首席记者 李荣

  初夏时节,延安市吴起县胜利山绿意盎然,掩映在苍翠草木中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格外雄壮。

  “八川两涧两大山区”,吴起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也是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

  20多年前,吴起县流行着“山是和尚头、沟是千丘丘、三年两头旱、十种九难收”的顺口溜,这也是吴起县当时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1998年,为了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吴起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实施了山坡地一次性退耕、封山禁牧、植树种草的决策,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进程。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吴起县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三五”以来,吴起县完成营造林71.6万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21.3万亩,林木绿化率达40.9%,林草覆盖率达72.9%。

  “我从小在吴起长大,小时候除了夏秋两季能看到大片绿色外,冬春季基本看到的都是黄土,尤其是春天漫天黄沙,群众苦不堪言,但自从实行退耕还林后,吴起变了,延安变了,整个陕北也变了。”省政协委员、民盟延安市委会主委马晓翠说,经过20多年的接续奋斗,延安的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现如今,陕北地区到处都是“抬眼见绿”的宜人美景。

  为控制水土流失,促进生态恢复,自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年以来,我国国土绿化进程不断加速。20年来,我省依托“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坚持以绿治黄,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生态质量持续好转,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成为首个“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马晓翠说,虽然近年来陕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但陕北生态环境整体脆弱、资源保护压力日益加大、森林质量不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差等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也制约了陕北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陕北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推进,今年省两会上,马晓翠在提案中建议,要持续推进陕北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特别是延安的沿黄地区、白于山区和榆林的沙漠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等,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立体化综合治理体系;持续推进退耕还林,以绿色循环发展为抓手,深入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优质林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形成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双赢格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面推行林长制,切实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主体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

  记者从省林业局了解到,1999年以来,随着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工程持续实施,我省林草植被迅速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较退耕还林前净增14个百分点,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以延安、榆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绿色向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延伸了400多公里,昔日的“黄土高坡”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近年来,陕西北部降雨量明显增多,近两年达到440毫米—570毫米,扬沙天气明显减少,空气优良天数2020年达到320天左右,为全国呈现出“圣地蓝”“榆林蓝”。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恢复。

  陕西省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明确要求,要科学安排国土绿化任务,加快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严格实行造林、种草改良任务计划与结果落地上图,全年完成造林486.68万亩,种草32.86万亩。要强力推进秦岭中段(南麓)、陕北地区、渭北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实施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黄河西岸绿色走廊,2023年完成黄河流域营造林26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93万亩。

  长期以来,我省依托“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坚持以绿治黄,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546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2.9%上升到36.3%,生态质量持续好转。

  省林业局局长党双忍表示,下一步,陕西林业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深绿战略,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着力建设“三北”防护林示范省、荒漠化防治示范省,不断推动“三北”工程区林草植被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持续好转。

编辑: 吴佳蕊

相关热词: 陕北 吴起县 生态环境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