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广大文艺工作者——用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2023-05-23 07:26:56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1992年至今,“5·23”大型采风慰问活动已连续开展32年,引领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到人民中去,扎根三秦大地,与人民群众心手相连...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为中国革命文艺指明正确方向,向广大文艺战士发出号召: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创作锚定航向: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风雨兼程岁月如歌,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81年来,陕西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优秀的作品讴歌党和人民,礼赞伟大祖国,在新征程上作出新成绩。

  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从延安出发

  5月的延安,天空明净,草色青青。位于杨家岭的中央办公厅旧址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排队进入一幢石砌的二层小楼,寻访那段为我国文艺事业发展指引方向的讲话……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

  ……

  一场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艺发展轨迹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这里热烈开展,一种新生的文化理念从这里出发,以文学、歌曲、戏剧、美术等文化形态承载起革命的斗志,穿越战火硝烟,为抗战发出怒吼;形成强大的政治精神力量,穿越历史的长河,传遍华夏大地,为人民鼓与呼,为文艺工作者指明前行的方向……

  “参加工作的第一天,领导就和我说,你参加革命了,参加革命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好好唱歌,为群众唱歌。从此我就记住了,要永远为人民歌唱。”今年是女高音歌唱家贠恩凤从事文艺工作的第72个年头,83岁的她依然站在为群众演唱的一线,“70多年来,我始终按照《讲话》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殷切希望严格要求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坚持为人民歌唱,歌唱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用歌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去。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的初心和使命!”

  “陕西是新中国文学的诞生地。第一代文学陕军是在《讲话》精神的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柯仲平、马健翎、胡采、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等曾在延安生活、战斗过的老一辈作家,以文艺实践推动了解放区的民众文艺发展,用笔墨真实记录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对于文学陕军来说,‘延安精神’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传承。”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齐雅丽说。

  “战争岁月,老一辈革命家和艺术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秦腔剧目传播党的声音,鼓舞军民士气。80多年来,一代代秦腔人始终秉承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作出众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作品。”在捧得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演员王航说:“作为年轻一辈,我将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精神,用文艺作品为人民服务,用精品佳作讲好陕西故事。”

  在《讲话》精神的哺育下,几代陕西作家创作出《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一系列反映生活、讴歌时代的重要作品;剧作家马健翎、黄俊耀,国画家赵望云、石鲁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陕西戏剧和美术走向全国,为“长安画派”的形成立下不朽功勋;刘文西的黄土风情画、赵季平的西部音乐作品、陈彦的“西京三部曲”以及颇具影响力的西部影视作品相继涌现……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一批又一批高扬民族精神、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催人奋进。

  5月22日,首届延安木刻版画双年展在延安文艺纪念馆开展。200余幅当代优秀版画作品以开阔的视野、多元的风格、生动的表现反映着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郭线庐感叹:“曾经,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以木刻形式真实反映解放区军民的生产、生活和战斗,激发军民革命斗志,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今天,这些呈现和表达新时代人民形象、人民精神、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在《讲话》发表81周年之际展出,让我们清晰地领略了‘文艺为人民服务’这条从延安出发,贯穿着新中国文艺史的精神脉络。”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81年时光荏苒。延安文艺座谈会旧址里,保持着当年模样的油灯下,毛泽东发出的论断依旧回响在耳边——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沿着正确道路大步前进。

  “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陕西电影,无论是早年艰苦的延安电影团时期、改革开放后的西部电影时期,还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重温《讲话》精神,陕西电影人要继续发扬革命文艺传统,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新的力量。”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说。

  “建院70年来,西安话剧院秉承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作了许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作品。即将与观众见面的话剧《延水谣》正是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背景,讲述那一代文艺工作者在战火洗礼下的成长之路。”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说,“未来,西安话剧院将继续传承延安精神,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让社会主义的文艺之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知道老百姓喜爱怎样的文艺,需要怎样的文艺作品。这是一座诞生于战火中的红色文艺院团用80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的创作真谛。”对于陕西省歌舞剧院青年编剧段路晨来说,每次实地采访创作都是锤炼心灵的过程,“深深植根人民,潜心深入生活,书写伟大时代的先进楷模、感人故事,用真情为祖国和人民放歌,是每一个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1年来,陕西文艺队伍不断壮大,陕西文艺事业蓬勃发展。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相隔72年时空的两次座谈会遥相呼应,一脉相承,共同指引着陕西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实践——

  将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让更多人享受文艺发展成果。2018年以来,陕西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活动、“到人民中去”大型采风慰问活动、“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菜单式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文艺“六进”志愿服务活动近500场,600多人次艺术家参与其中,让60余万群众受惠。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进来,将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培训、创作活动送到全省各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把握时代脉动,喷薄出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纪实文学《第一书记扶贫手记》、电影《柳青》、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秦腔《张富清1948》、话剧《平凡的世界》、儿童剧《二十四个奶奶》、歌曲《一路走来》等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统一的优秀作品持续涌现。

  5月23日,到人民中去——“5·23”陕西文艺界采风慰问活动走进旬邑县、彬州市,艺术家们用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遒劲飘逸的书画作品反映历史巨变、描绘时代图谱、凝聚精神力量,践行《讲话》精神。

  “1992年至今,‘5·23’大型采风慰问活动已连续开展32年,引领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到人民中去,扎根三秦大地,与人民群众心手相连。”再次带队采风慰问的陕西省文联副主席刘远说,“时代在进步,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不能变。因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因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记者 柏桦)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文艺 工作者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