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余项成果走向市场 “三项改革”加速陕西科技成果产业化

2023-03-10 08:25:47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在全面总结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陕西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会转”“转得慢”等问题,力促“快转化”“转成功”...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在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项目工地,一栋栋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资料照片)。 记者 田若楠摄

严正国教授(左四)和团队成员研讨设备技术问题。 西安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去年3月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陕西在75家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新体系。

  在全面总结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陕西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会转”“转得慢”等问题,力促“快转化”“转成功”。今年,陕西又制定印发《陕西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试行)》,持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镜头一 为创新“撑腰” 让科研人员大胆干

  让西北工业大学青年教师罗剑没想到的是,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的支持下,团队的科研成果不到一年就孵化出了国内首家量产薄膜铂电阻的企业。

  罗剑是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青年教师,主要从事极端环境的流场参量测试微系统技术研究。他带领团队突破了以薄膜铂电阻为代表的相关传感器芯片关键生产工艺,使此类芯片生产成本降低20%,成果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生物医疗等领域。

  在推动成果转化过程中,罗剑也曾面临经验不足、权属架构设计及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方面缺乏指导、资金与场地支持不足等困难。

  2021年,西北工业大学积极探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等三项全面创新改革任务,出台《西北工业大学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办法》,建立了更符合成果转化规律的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机制。

  “若不是政策的出台彻底打消了我们害怕因创业失败让国有资产流失的顾虑,这一国家急需的科技成果可能就要被‘束之高阁’了。”回想起创业时的情形,罗剑坦言。

  2021年11月,罗剑向学校科技园提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意愿。科技园安排了人员专门负责与罗剑团队对接相关政策和流程。不到一个月,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评估及相关入股手续就办理完成。针对罗剑的担忧,科技园给予了团队股权架构设计等方面的指导,还帮助其对接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和投资机构,参与校企对接活动。

  2022年2月23日,罗剑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创智云谷注册成立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依据“三项改革”中“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获得的收益,包括利用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形成国有股权的处置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不上缴”等条例,罗剑将知识产权作价入股200万元,而且将70%奖励给了科研团队。同时,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也为罗剑团队提供了1240平方米的厂房,并给予3年免租金的政策支持。

  2022年5月,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天使轮融资。2022年11月,依托团队科研成果建设的国内首条覆盖常温、超低温、超高温薄膜温度敏感芯片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在“三项改革”的孵化下,该企业成为国内第一家量产薄膜铂电阻的企业。

  “我们将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化水平,力争再出新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罗剑说。

  镜头二 为创新“鼓劲” 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在“三项改革”政策的支持下,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严正国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评上了教授职称。

  长期以来,严正国致力于油井可视化检测设备的研究。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及装备,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这是一种应用于油气井井下问题诊断的耐高温、耐高压的油气井可视化检测装备,可将流畅的彩图像通过测井电缆实时传输到地面。这种新型油气井检测技术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严正国介绍。

  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油气井井下作业区,用了将近20年。

  石油行业技术准入门槛高、技术要求高。油气井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对仪器的耐温、耐压、抗震、抗冲击、耐腐蚀、可靠性都有着苛刻的要求。新技术走向成熟应用要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科技硬实力是科技成果通往市场最好的通行证。”这是VideoLog系统走向市场过程中,严正国最大的感受。

  “严老师,你的可视化技术在油里面能不能看见?”“能不能定量测量?”“套管试压不合格,套管有渗漏,可视化检测能找到问题吗?”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需求,正是严正国团队创新的方向与动力。在市场需求的牵引下,他们对产品进行了数十项重大改进,产生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使得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始终保持领先的技术水平,应用领域也得到了不断扩展。

  专注于在实际应用中提升技术水平,严正国一直没有发表高质量论文、申报国家基金,不符合教授职称的评审条件。

  “三项改革”致力于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中的难点,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名利双收”。紧抓机遇,西安石油大学进行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专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职称评定条款,开通了科技成果落地的绿色通道。凭借成果转化工作中的突出成就,严正国成功晋升了教授职称。

  与此同时,西安石油大学与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合作框架协议,10余个项目入选全省高校院所“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路演活动项目库。经过路演活动推介,严正国团队与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等单位签约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驶入快车道。

  “我们将坚持研发,使VideoLog可视化测井技术始终保持领先的水平,提高井下作业效率,为油气田增产作出贡献!”严正国表示。

  镜头三 为创新“搭台” 让好成果走向市场

  3月1日,陕西科技大学传来好消息:该校腐植酸免套袋水果“面膜”获得国际专利授权。

  水果“面膜”是该校牛育华团队研发的一种腐植酸免套袋膜剂。该膜剂只需轻轻一喷,就会给果实敷上一层“面膜”。这层“面膜”,不仅可以为水果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还能防冻、防晒、防虫。

  水果“面膜”的核心科技是一种名为腐植酸的生态新材料。腐植酸生态新材料是牛育华团队针对国家和社会需求长期深耕的结晶。

  牛育华是国内较早系统开展腐植酸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着眼于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陕西科技大学先后搭建了集研发、产业化培育、市场化开拓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2018年,陕西科技大学腐植酸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2019年,陕西省腐植酸生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通过整合陕西省腐植酸产业优势资源,集中力量解决腐植酸产业瓶颈问题;2020年,陕西省腐植酸农业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陕西省科技厅审批成立。同年,团队依托以苹果“面膜”为代表的腐植酸综合防治技术,孵化出陕西品物皆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陕西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旨在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22年,陕西全面启动高校科研成果“三项改革”试点,使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腐植酸综合防治技术快速示范应用。2022年,该技术在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0余亩果园进行田间试验,示范效果远超预期。同时,陕西科技大学建立了延安、白水、洛川、旬邑4个苹果免套袋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推广和转化。

  2月23日,“三项改革”进铜川暨科技成果集中路演活动在铜川新区举行。当天,苹果“面膜”一经展示就得到多方关注。之后的这段时间,有很多融资机构和企业来找牛育华寻求合作。

  现在,牛育华已经规划了一个宏伟的蓝图:依托秦创原,成立一个产学研深度融合、校企共建的新型研发平台,开展腐植酸型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布局,让科技成果在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中大展拳脚。

  “我是‘三项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也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我希望能用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牛育华表示。(记者 张梅)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科技 成果 转化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