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央已将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纳入“十四五”规划
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身为
讲好“黄河故事”的直接载体
是我们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关键所在
陕西作为黄河文化
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
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对我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目前,我省已编制形成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
保护规划(征求意见稿)》
按规划,预计到2025年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
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到2035年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将全面建成
建成后,将有壶口瀑布文化展示园
华山文化展示园、黄帝陵文化展示园等
39处核心展示园
沿黄文化、渭河文化等
4条集中展示带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等41处特色展示点
围绕“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议题,9月20日,省政协将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此次月度协商座谈会由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承办。届时,参会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党派团体代表将与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代表与会同志一起,共同就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协商建言。
为筹备好“推进黄河
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
月度协商座谈会
省政协调研组做了哪些准备?
一起来看看
召开座谈会
4月份以来,省政协人资环委员会先后组织召开两次调研情况座谈会,邀请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文旅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物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委员、专家交流研讨,征求意见建议。
深入一线开展调研
7月份,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张广智带领人资环委员会围绕“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议题,赴延安、榆林、渭南和韩城市开展专题调研。
征集会议交流材料
通过政协履职平台、发函等方式,向省级相关部门、民主党派、各市政协、科研院校及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会议交流材料,共收到材料35篇。
经过深入细致地调研
关于“推进黄河
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
省政协调研组
发现了下面这些问题
一、组织机制还需健全完善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涉及领域众多,部门联动、共商共建的常态化机制还不够健全。未能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形成合力,延缓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度。对全面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战略性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认识不够。
二、资源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陕西黄河流域是黄河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9870处。遗产分布点多、线长、面广,遗产类型复杂、多样。省级层面尚未建立比较全面的黄河文化遗产基础数据库。
三、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优质文化项目谋划和储备力度不足,资源保护力度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黄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对黄河文化的感知尚在初级阶段。交通设施有待完善,沿黄公路全线以二、三级公路为主,部分县沿黄公路等级较低,制约发展。
四、生态保护问题需要重视
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公园建设涉及的重点项目基本为文化旅游、文物保护等工程,生活污水排放、施工扬尘污染、规划外乱引水等问题值得警惕,破坏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等问题时有发生。
五、专业人才缺乏,经费投入不足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从事黄河文化研究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短缺,研究水平不高。经费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社会资本尚未进入,投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
调研组发现的问题如何解决?
下一步,该如何推进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
高质量建设?
9月20日,敬请关注
省政协“推进黄河
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
月度协商座谈会!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