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画派 出长安 回长安 在长安

2022-03-11 09:27:51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长安画派 出长安 回长安 在长安...

  “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西安站)”的巨幅海报。

  2月19日,“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西安站)”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

  巴山春雨 赵望云作

  节近中秋 石鲁作

  1961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的《长安新画——西安美协国画研究室新作选刊》(资料照片)。 照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柏桦摄

  1961年10月,一场震动中国画坛的“国画习作展”巡展,让新中国历史上北方诞生的第一个画派拥有了姓名——长安画派。这支首次以农民为主要绘画对象、描绘西北农民田园生活、表现大西北苍茫与厚重的中国画新军,凭借“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与“立足黄土地、扎根生活、反映现实”的艺术态度,在61年的发展、继承、创新中日益成长为陕西一张当之无愧的时代名片、一面鲜明的文化旗帜。

  为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中国画创作成就,彰显陕西画坛的风采和魅力,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承办的“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西安站)”,继北京站、南京站之后,于2月19日至3月10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行。此次巡展在长安画派创派60余年艺术成就的基石上,系统梳理、整合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的优秀中国画作品,使之走出陕西,向全国观众展示陕西画坛的艺术精品和探索成就。此次巡展不仅是对陕西中国画的历史回望和展示,更是展望未来、举旗前行,在思考和启迪中翘望新的发展机遇,再创新的辉煌。

  ——题记

  根在长安 梦想辉映生活

  2月19日至3月10日,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里满是艺术的氛围,观众在一幅幅画作前驻足端详——这里正在举办“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西安站)”。这次展出,和此前举办的“在长安——陕西中国画十二家作品展”“回长安——中国美术馆藏陕西作品精选展”,一起展示着陕西画坛的艺术精品和探索成就。

  2020年9月,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的“在长安——陕西中国画十二家作品展”在西安开启,受到全国书画家、书画爱好者以及媒体的高度关注。53幅出自崔振宽、苗重安、张振学、江文湛、王有政、徐义生、郭全忠、赵振川、张之光、罗平安、王西京、陈国勇等12位当代长安画坛代表画家之手的精品佳作,以鲜明的地域特色抒发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较全面地展现了陕西中国画的创作水准、学术水平。

  2020年12月,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历时一年多精心筹备的“回长安——中国美术馆藏陕西作品精选展”开展。87件陕西美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名作,时隔数十年之后,自中国美术馆“启程”,跨越千里,首次回到故乡。这些创作于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不仅是陕西美术乃至中国美术的扛鼎之作,更呈现了不同时期陕西美术的面貌和风采,折射着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

  2021年11月,“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作为“长安”三部曲系列展览的第三部,首站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并沿着当年“国画习作展”巡展走过的路线进行巡回展出。此次展览分为“60年·从长安画派再出发”“这片黄土地·那山那水那花”“处处有生活·梦想辉映现实”三部分,展出了长安画派6位创派画家——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李梓盛的代表作,32位陕西画坛老中青画家的240余幅作品及相关文献,其中中青年画家的作品占了相当比例。

  “在长安”是家,有说不完的故事;“回长安”是回故乡,故乡是根;“出长安”是巡回,是血脉的流动。如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邢庆仁所说:“一个人开画展是一个人的肖像,一群人聚在一起是一个群体形象,把一群人的画合起来是一件大作品,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要呈现的‘出长安’。每一代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坚守,他们尽了一个人能够尽到的最大力量。我们在看到艺术家的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了时代对艺术家的呼唤。”

  致敬前辈 长安画派再出发

  20世纪60年代,长安画派以艰苦卓绝的探索精神、振聋发聩的艺术主张,成为中国画坛的一支劲旅。今天,新一代中青年画家肩负起时代责任,深入现实生活,走进大地山川,用笔墨抒写祖国风貌、描绘时代精神,创作出一大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优秀作品。为传承发扬长安画派艺术精神,“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重走当年“国画习作展”巡展路线,先后在北京、南京等地展出。

  1961年,长安画派创派画家一行携“国画习作展”在北京展出。60年后,“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首站前往北京,带着对长安画派前辈们的纪念与致敬,带着艺术交流和自我审视的目的,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众多艺术家和评论家出席开幕式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一个时代养一个画派,长安画派最重要的就是“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传统。陕西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西北大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红色文化都给予了长安画派丰富的滋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说:“‘出长安’带着一种期待,也带着一种希望,把长安美术家们伟大的创造送到首都来,求教于大家,展示给社会,我觉得中国美术馆应该做这样高规格的画展。”

  “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梳理,关注的是当下陕西美术创作、中国画创作的成果和多样的面貌。长安画派创派画家的作品至今仍然非常有价值,在这些作品的指引下,中青年画家的作品展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风格追求,却又没有脱离陕西这片热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表示,陕西画家所保持的非常鲜明的中国绘画写意的精神,当代中国画领域所有实践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滋养和启发。

  20世纪60年代初,长安画派“国画习作展”首次走进南京,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傅抱石等前往陕西华山、延安等地采风写生,两大影响着当代艺术发展形态的画派就此开启了彼此友谊与艺术交流的大门。多年后,“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再次走进南京,与新金陵画派当代名家共同回溯历史、审视当下、展望未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为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鉴携手同行。

  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说:“作为新中国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两大画派,长安画派和新金陵画派渊源颇深。陕西中国画艺术中那种勇于打破传统技术语言定式的气魄,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此次参展的作品中,我就看到了那种不断地释放、展开,同时又不放弃中国绘画最核心价值观的语言的拓展。”

  不忘来路 始知归处

  从20世纪60年代长安画派横空出世,照亮了长安的天空,到20世纪80年代陕西画家群体在长安画派创新精神的感召和引领下,创作出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再到历经现代艺术思潮洗礼的新时代陕西画家,在更加自由、多元、现代的创作理念下形成各自独特的自我风貌,60余年来,一大批陕西画家立足黄土,扎根生活,继承和发扬长安画派艺术思想、绘画宗旨,凭借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乡土风情,以新的审美情怀和艺术形式,推动长安画派独秀一方。

  2月19日,“出长安——陕西中国画作品巡展(西安站)”精彩亮相陕西省美术博物馆,240余幅充满鲜活生命力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彰显了长安画派的艺术风貌和精神气象。几代陕西中国画画家齐聚一堂,回望着60余年薪火相传、创新创造的漫漫征途,期盼着陕西中国画画坛不断探索、不断革新、不断超越的光辉未来。

  “‘在长安’‘回长安’‘出长安’这一系列展览很有意思。从老一辈长安画派画家到我们这一辈画家,‘长安’两个字在我们身上挥之不去,我们对此有着深厚的感情。”长安画派著名画家赵振川说,“‘长安’三部曲系列展览让我们再次回顾了长安画派对中国美术的贡献,回顾历史,回顾前人,包括回顾我们自己年轻时的作品。不忘来路,始知归处。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哲学思想,只有对中国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有一定的研究和认知,我们的作品才会更有思想内涵,才能更好地为时代、为人民、为祖国服务。”

  “60余年前,长安画派的崛起给陕西艺术事业带来了发展契机。在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今天的长安画坛已经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老一代的艺术家给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良好的艺术追求的范例和榜样。今天,我们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创造符合时代需求的更好的艺术佳作。”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郭线庐寄语青年艺术家,“新的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希望更多优秀的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能够脱颖而出,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在陕西新时代发展建设中努力追寻新的文化高度。”

  “一名画家,一面旗帜;一个画派,一座高峰。高度有了,难度也来了。对于今天的陕西画家来说,找寻规律、破壳出新是真正要面对的问题。”邢庆仁表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接地气、有底气,有万物的助力,更要有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我们今天能做的,就是为青年一代搭建起好的平台,为优秀人才创造好的条件,相信陕西美术的接力棒会在他们的手里继续传下去,相信在他们中间还会出现人才、出现天才、出现大画家。”(记者 柏桦)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长安画派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