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文艺创作精品迭出
长篇小说《主角》、
电视剧《装台》、
话剧《白鹿原》等一大批
富有陕西特色、产生广泛影响的
优秀作品持续涌现
文学陕军、西部影视、
长安画派、陕西戏剧、
陕北民歌等特色文化品牌
在新时代日益响亮。
围绕“做大做强西部影视文化品牌”议题,省政协将于11月25日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此次月度协商座谈会由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承办。届时,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党派团体代表与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与会同志一起,共同就做大做强西部影视文化品牌协商建言。
影视剧对一个地方精气神儿的解构
和新形象的塑造
是最直观的途径
影视剧的口碑爆棚和现象级传播
让陕西从历史中走来
又开进了时尚、活泼
青春又厚重的都市街头
近几年“火出圈”的陕西影视剧
你看过吗?
《白鹿原》
电视剧版《白鹿原》“全景式”还原了陈忠实50万字的小说经典,随着电视剧的播出,一幅陕西关中50年变迁的史诗画卷徐徐展开,白鹿原上的风情在一声秦腔、一片原、一碗面中初现,白鹿两族人的风雨飘摇在张嘉译和何冰的斗嘴与明争暗斗中埋下伏笔。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剧版《白鹿原》中渐次登场,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生活群像和民俗民风、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也在荧屏上觅得了新的生命力。
《历史永远铭记》
《历史永远铭记》是早在2010年北京中视嘉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策划,联合陕西广播电视台,力超(上海)影视文化工作室共同出品的红色情感史诗大戏,该剧讲述了美国医生马海德来到中国上海,经宋庆龄介绍,于1936年夏到陕北苏区进行医疗考察。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和红军将领以及苏区群众的感召下,他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留在延安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
《共和国血脉》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内忧外患的局面,使得石油成为共和国急需的血液。正在陕南剿匪的西北军区某部近万人,在汉中就地改编,踏上为共和国寻找“血脉”之路。《共和国血脉》展现以石兴国、许茹为代表的石油人,从“石油门外汉”到“石油模范”“石油骨干”的历程,曾经手握刀枪英勇杀敌的战士,战胜地震、洪水、火灾、井喷、雪灾等艰难险阻,相继开发了玉门、柴达木、克拉玛依、四川、大庆、胜利等大油田,为共和国找到了石油这条血脉。
《大秦赋》
《大秦赋》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腾讯企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出品,该剧讲述秦始皇嬴政从出生到统一六国,40余年的战国风云故事,是大秦系列史诗剧的第四部,同时也是收官之作。该系列剧自第一部《裂变》2006年首部开拍,至《大秦赋》播出,创作历程全部完结。
《那年花开月正圆》
秦商也称陕商,被认为是中国按地域亲缘关系最早出现的商帮,历史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走西口”这些家喻户晓的词都是因秦商而来,可以说秦商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一块“活化石”。《那年花开月正圆》是一部华视娱乐、西安曲江影视、陕西百翻易等联合出品的古装电视剧,该剧根据陕西盐商大贾安吴堡吴家史实进行原创打造,讲述了清末陕西女首富周莹,从一个流浪江湖的少女蜕变为富可敌国大义秦商的传奇故事。
《装台》
由贰零壹陆影视、西安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出品的《装台》讲述了鲜为人知的舞台装卸行业里,以张嘉益饰演的刁顺子为首的小人物们历经波折依然奋力前行、勇敢追梦,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改变命运的故事。《装台》一经播出,取得广泛关注与好评,成为2020年度“现象级”电视剧。尤其是《装台》“陕西人讲述的陕西故事”、“西安人演绎的西安烟火”的陕味气质,成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重要突破。
近几年,影视陕军佳作频出
热播剧在当下的文化消费
版图中的辐射力不言而喻
对于打造地域文化名片
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
和美誉度将起到积极作用
影视作品
是陕西精神气质的眼睛
一部热播剧
可能带火的是一段时期的文旅效应
那是经济账本
一部精品剧
凝聚的是一个地方的独特涵养
这是精神气质
由此可见
影视文化品牌的打造与发展
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于“做大做强西部影视文化品牌”
你有那些好的想法和建议?
欢迎留言分享
我们期待听到你的声音!
图文编辑综合自网络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