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你座谈|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年”?这场会议要研究“解决方案”

2021-11-01 19:13:43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909万人,应了那句苦涩的自嘲:史上最难就业年,永远是今年!而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进一步加剧的求职竞争压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909万人,应了那句苦涩的自嘲:史上最难就业年,永远是今年!而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进一步加剧的求职竞争压力。

  我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数32.32万人

今年以来

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

2021届高校毕业生

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围绕“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议题,省政协将于11月2日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本次月度协商座谈会由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承办。会上,还将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紧扣议题协商建言。

为组织好本次月度协商座谈会

省政协调研组

多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征集意见建议等准备工作

  积极开展调研

  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学者和相关厅局部门负责人先后赴江苏省、山东省进行学习考察,深入西安、咸阳、杨凌的6所高校和2家企业开展实地调研

  召开情况通报会、座谈会等

  分别在省政协、高校、企业先后召开了情况通报会、调研座谈会、研讨交流会等10次会议

  广泛征集各界建议

  以函调的方式向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等8个相关单位征求了意见建议;向社会各界,共征集发言材料33篇

据统计

我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

总数32.32万人

截止毕业生离校后

全省高校毕业生

初次去向落实率88.35%

我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总体发展情况如何?

一起来看

  一、领导重视,系统谋化到位

  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省委、省政府把稳就业作为破解诸多难题的总抓手,成立省、市、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稳就业工作专班,部署实施稳就业22条措施,开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等一系列活动,统筹推进稳就业工作。

  二、拓宽渠道,政策落实到位

  通过运用补贴政策激励企业吸纳就业;用足用好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实施研究生、专升本扩招计划,加大大学征兵力度等政策性就业岗位,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

  三、优化服务,保障措施到位

  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招聘服务活动,推出“直播带岗”“直播政策”等云服务,组织实施陕西省青年见习三年行动,落实见习补贴,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力度,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措施。

  四、聚焦重点,精准帮扶到位

  通过对2021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实名登记,做好就业创业政策解读等专项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岗位推送,对脱贫家庭等高校毕业生建立工作台账,托底帮扶确保就业。

但是,

我省就业统筹管理工作有待整合、

就业结构性矛盾日趋突出……

省政协调研组

在调研过程中

发现了下面这些问题

  01

  就业统筹管理工作有待整合

  目前,涉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在政策措施、信息平台和沟通渠道等方面没有充分整合。

  02

  就业信息化体系有待完善

  高校就业市场统筹不够,就业创业指导线上线下资源共享有待提升,就业评价资源共享平台有待搭建,缺乏便捷的整合与推送方式,单个高校构建集企业简介、招聘需求等内容于一体的企业招聘信息数据库力量不足。

  03

  就业结构性矛盾有待缓解

  高校人才培养在专业设置、人数规模和企业岗位需求上不匹配,专业结构和招生人数动态调整不够及时,因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部分毕业生知识技能缺乏实践性、与社会需求脱节,结构性矛盾日趋突出。

  04

  基层就业项目有待推进

  基层就业因存在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且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服务一定时期后,后续个人发展途径、待遇补贴、成家立业、子女教育等均缺乏明确的政策保障,故存在“下不去”“留不住”的现象。

  05

  就业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互联网+就业”模式还处在一个探索期,存在信息安全薄弱、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指导内容同质化、意见建议宽泛化的情况,针对性不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指导弱、融资难、扶持政策少等问题。

解决群众的就业再就业

是解决民生的根本问题

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

意义重大

高校毕业生

就业信息化体系不够完善、

就业服务保障能力弱……

现在面临的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11月2日

省政协“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

月度协商座谈会

敬请期待!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就业 毕业生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