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为范 爱心相传 ——渭南市临渭区实施“慈善文化进校园”项目纪实

2021-06-22 09:10:14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渭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素有“三贤故里”“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美名。近年来,渭南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将慈善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

  □ 实习记者 张璐 文/图

  渭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素有“三贤故里”“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美名。近年来,渭南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将慈善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

  “爱心故事会”讲述现场

  2012年9月,按照省教育厅、省慈善协会部署安排,临渭区全面启动慈善教育进校园——《慈善读本》进课堂教育活动,构建了慈善协会抓总,教育部门推动,学校校长负责,项目学校一校一品的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推进机制。

  临渭区以“善行伴我成长”为主题,以《慈善读本》为教材、课堂教学为抓手“、日行一善”为载体,培养学生知荣辱、懂感恩、乐奉献的思想品德,树立诚信友善、孝亲敬老、互助友爱、责任担当意识。历时八年多,慈善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公益之花”绽放在孩子们心间。

  以善为课 以爱育爱

  临渭区位于渭南市主城区,人口约百万,现有中小学校124所、在校学生8.6万人、教职工6510人。自“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全区教育系统依托《慈善读本》,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坚持“传播慈善认知、强化慈善情感、深化慈善体验”原则,将慈善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课时安排、课堂教学、校本研修、职责要求、考核评比,将慈善教育活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爱心教育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慈善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慈善教育与废旧衣物一张纸献爱心、慈善教育与“9·5慈善日”“9·9公益日”网捐大行动相结合,让慈善立足课堂教学,使慈善教育课程化。

  2016年12月,渭南市实验小学申报的《西部小学慈善教育实践的途径与方法研究》课题,被教育部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学校还对《慈善读本》进行了二次研发,分年级进行细化,编写了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1至6年级校本教材,开辟了全国慈善教育课题研究的先河。

  “每学年10课时教学任务,列入课表安排,使慈善教育真正达到了课程化。”渭南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王娜介绍,通过情境导入、细节品读、活动践行等方式,举办了慈善主题班会、写慈善故事作文、组织慈善征文评选等主题教育活动,学生们在爱心图片、爱心歌曲、爱心故事、爱心剧场的熏陶和感染下,积极践行着一个又一个慈善之举。

  在“心微笑、爱飞扬”慈善故事大赛上,渭南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马榕徽写下:小时候,我天真地认为慈善就是捐赠……随着亲历或聆听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我深刻地明白了慈善就是尽力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为促进慈善教学活动常态化开展,临渭区慈善协会、区教育局每年都会组成调研组,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听课调研活动,深入校园,走进课堂,现场听课,从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策略、教学状态、课堂资源开发四个方面量化打分评价,实地了解授课老师备课讲课情况,在全区推广优秀慈善课堂。

  日行一善 爱在点滴

  为了用“爱”塑造学生的心灵,用“善”培养学生的行为,全区以“日行一善”实践活动为载体,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日常养成,把诚信、友善、助人的慈善理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017年,临渭区教育局为全区中小学生配发了7万余本“日行一善”记录本,鼓励孩子们每天坚持做一件善事,并且坚持把自己的善举记录下来。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德育档案,每学年对评选的善举小标兵进行表彰奖励。

  “善事不论大小。”临渭区人和小学校长孙斌斌告诉记者,即使是扶别人一把、在公交车上让个座等细小的举动也是善举,学生们可以在学校的集体分享时间——乐善乐享五分钟进行分享,同时班级也会评选出当天优秀的分享在班级墙报上展示。

  2020年,“9·5一日捐”和“9·9公益日”网捐大行动中,教师、家长积极参与献爱心活动。教育系统捐赠数量占全区捐赠总额的46%,参与人数占全区网捐人数20万人次的56%,是临渭区网捐活动的主力军。“废旧衣物一张纸”献爱心活动也是广大师生热情参与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截至2020年底,全区中小学校在校设置废旧衣服回收箱110个,每年回收废旧衣物40余吨,废旧纸张累计折值10多万元。

  公交车上让座、过马路搀扶老人、帮助残障同学、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捡拾垃圾和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已成为学生们的生活习惯。

  “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了宣化观,学习红色历史,还为住在宣化路上的李奶奶献爱心。”临渭区西安路小学四年级一班刘一飞说,“我懂得了‘献爱心’是无处不在的,助人为乐是献爱心,勤俭节约也是一种献爱心的举动。”

  截至2020年底,全区先后召开了五次慈善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区慈善协会共出资125万元,对表现突出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优秀征文等进行表彰奖励。

渭南市实验小学开展“慈善讲解员”活动

  示范带动 打造品牌

  实施中小学校慈善文化教育项目,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社会大实践,是一项立德育人的种子工程。

  今年3月,临渭区首个由多名省级教学能手组成的“慈善教育工作室”在杜桥办五里铺小学成立,旨在重点打造优秀的慈善教育精品课,进一步提升全区慈善课质量和水平。

  为深入持久地抓好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早在2017年4月初,临渭区教育局、区慈善协会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慈善教育进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确定了指导思想,成立了创建组织机构,制定了评价验收指标,对创建活动作出了详细具体安排,全区首批确定2所高中、2所初中、11所小学等15所创建学校。由区慈善协会主要领导带队,慈善协会、教育局相关领导参加,采取听汇报、查资料、观教学、看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创建学校逐校检查评估,同年召开全区示范校创建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为首批七所达标示范校进行授牌。

  截至2020年底,全区参与慈善示范校创建活动的中小学已增加到25所。各示范校十分重视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把慈善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营造了慈善文化长廊、慈善文化园地、慈善文化广场等。在校园精心植入善的元素,打造善的环境,围绕善德、善智、善孝、善劳,培育美言、美行、美心、美境,慈善文化已成为学校亮丽的风景线,为校园文明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创建示范学校是提升慈善教育品质的有力保障。”临渭区教育局党工委委员王玉新表示,临渭区每两年创建验收一批慈善示范校,还将开展第三批示范校创建,持续促进慈善教育在全区中小学深入发展,努力做到与德育工作深度融合、一同推进。

  示范校创建活动已成为全区慈善教育活动的新亮点,使临渭区慈善教育活动从内涵扩展、质量水平提升、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创新等方面,都迈上了新的台阶。

  八年多来,临渭区慈善协会结合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先后实施八大类助学项目,共计资助善款421.34万元,全区累计投入慈善教育进校园活动经费达649.34万元,其中经费投入228万元,项目支持421.34万元。

  临渭区慈善教育样板已成为全省的一面旗帜,被省文明办、省慈善协会表彰为“最具影响力的慈善项目”。对此,临渭区慈善协会会长周新民表示:“加大经费投入,实施项目支持,是慈善教育活动持久性推进、常态化发展的物质动力,要使教育成为最大的慈善,慈善成为最美好的教育。”

  《各界导报》2021年06月22日 第4942期 第03版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渭南市临渭区 慈善文化 校园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