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数字经济如何乘势而上? ——18件委员提案为“加快推进数字陕西建设”建言献策

2021-06-09 23:59:59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今年共有18件委员提案聚焦我省加快推进“数字陕西”建设,提案分别从建设统一的数字经济IDC、制造业和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安全人才培育等多视角建言献策。...

  “晨跑中用手机软件实时监测运动数据,扫二维码骑共享单车或者乘公交地铁去上班,工作中打开在线办公APP与同事远程会议,午餐时在手机上一键下单点份喜爱的外卖,线上下单约朋友下班一起看电影,闲暇时在电商平台购置生活所需……”如今,大批数字技术应用走进了现实生活,数字经济正在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了解,2020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6%,其中西安市数字经济规模达3585亿元,同比增长17%。截至今年4月28日,全省已建成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5个、示范园15个、示范平台项目15个,在孵企业近5万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66.6%。当前,陕西数字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十四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明确提出数字陕西发展战略,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加以谋划。

  在新发展格局下,陕西数字经济如何乘势而上、实现更好发展?记者从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了解到,今年共有18件委员提案聚焦我省加快推进“数字陕西”建设,提案分别从建设统一的数字经济IDC、制造业和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安全人才培育等多视角建言献策。

  统一建设我省数字经济IDC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作为新基建的重点领域之一,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目前,陕西共建成数据中心22个,各市(区)12个,省信息化中心1个,各电信运营商9个,国家卫健委等十一个部委和四大运营商数据中心落户西咸新区。

  省政协委员袁小宁调研发现,我省已建成的数据中心尚未形成整体合力,缺乏统筹规划,普遍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甚至制约了数据价值的高效利用。“由于IDC投资大,迭代快,安全保密要求高。”袁小宁建议,由全省统一构建重要节点的数字经济IDC,避免互联网数据被孤立、分散、封闭等问题限制,实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和使用,促进数据价值的高效利用,深化其在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和创新应用,推动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制造业和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省组织实施“陕西2025”,着力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制造业正在向“数字一代”、“智能一代”升级。但仍存在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研发能力不足等发展问题。

  为此,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在集体提案中建议,需要统筹协调系统规划产业布局,加快推广陕鼓模式,培育工业制造业领域的龙头企业,通过骨干企业实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其所在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行业形成推动作用。在地域上,以西安为中心进行宏观的产业布局,以西安为核心研发基地,周边城市应做好产业分工对中心城市进行配套。

  “后疫情”时期,如何加快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省政协委员唐皓晨建议,通过打造全省统一的文旅产业运营平台,实现线下流量线上变现。由于每年有超过7亿人次游客来陕旅游,建立全省统一的文旅产业运营平台,能够通过长期的流量运营,将原来文旅行业的低频次消费,变为长期的多频次消费。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农村电商零售额286.62亿元,同比增长28.86%,较全国高出5.51个百分点。“互联网+农业”的数字技术应用正加速向我省农村深化,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数字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和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偏低等问题。

  为此,省台盟在集体提案中建议,加大我省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构建数字农业农村服务体系,深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立农村社区网上服务站点全覆盖,推动农业农村领域数字产业化;大力推广我省武功县发展电商的经验,积极发展淘宝村、微商村、直播村,鼓励发展众筹农业、定制农业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加大数字乡村复合人才培养,支持数字乡村创新创业,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加快数字农业农村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示范应用,探索“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机制,全面激发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建设数字安全人才高地

  “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发展,带来数字安全领域的大量产业需求,也带来对数字安全人才的大量需求。”省政协委员李刚认为,我省应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在发展数字安全人才培养领域占领高地,为解决全国数字安全人才供需不足,技术能力不强等问题,深化产教融合和产学合作,创新协同育人模式,聚焦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全方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全省乃至全国网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由于,数字安全的特点是既有数学、物理等方面基础学科研究,又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有非常强的学科融合、学科交叉的特点。李刚建议,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创建跨越高校围墙,有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数字安全学院”,实现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同时,加快制定“数字安全人才评定办法”,为数字安全领域的中高端人才提供更多元化的政策保障。(实习记者 马少培)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数字 经济 委员 提案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