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安。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区域发展的基石, 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场。 《2019年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 中国县域经济总量 已达39.1万亿元人民币, 约占全国的41%。
围绕“以产业园区为抓手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议题,省政协将于5月31日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本次月度协商座谈会由省政协经济委员会承办。会上,还将邀请专家学者、政协委员、党派团体、产业园区代表紧扣议题协商建言。 谈到这个议题, 首先要对它有所了解。
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是指以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产业园区最常见类型有物流园区、科技园区、文化创意园区、总部基地、生态农业园区等。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简单来说,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
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
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
回顾县域经济发展的佼佼者,
这就不得不提最近火出圈的“曹县”了。
山东菏泽曹县近日
在网络短视频平台“走红”。
一时间,“北上广曹”“宇宙中心曹县” 等玩梗金句在网络热传。
曹县为什么会突然引爆全网?
除了网络热词,
曹县人还有哪些骄傲的资本?
当地展览的高端服装
据了解,演出服和木制品
是曹县的两大经济支柱。
曹县大集镇是全国最大的演出服生产基地,
拥有1.8万家网店,
每年承包全国70%的演出服。
全镇80%的村民从事,
演出服饰加工及上下游行业。
作为全国最大的影视服饰生产基地,
仅去年“双十一”第一天,
电商销售额就超过16亿元。
这次曹县“出圈”,
大家调侃的另一个点是棺木产业。
曹县庄寨镇凭借 曹县当地优质的桐木资源,
成为全国最大的桐木加工出口基地。
曹县当地有木艺企业6000多家,
木材加工产业从业者高达30万人,
多数产品通过电商进行销售。
曹县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园
由此可见,
普通城市成为网红城市并不容易,
关键是能练好内功、
有货有料且货真价实。
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
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
只有县域产业做大做强,
县域经济的短板才能补上,
对县域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才能发挥。
那咱陕西有啥火出圈的特色产业呢?
一起来看看吧!
洛川 苹果
我国是苹果种植的起源地之一。“洛川苹果”素以“果形端庄、色泽艳丽、风味浓郁”著称,具有肉质细嫩致密,汁多松脆,酸甜适口等品质特点。
槐柏镇位于陕西省洛川县城以南26公里处,是“洛川苹果”优生区域的中心地带。目前,拥有苹果冷(气调)库219座,年储藏量85700吨,把一颗小苹果做成大产业,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槐柏镇紧紧围绕洛川苹果“百亿元”产业建设目标,全力推进苹果生产、分拣、包装、冷藏冷链、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槐柏镇通过“洛川苹果”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推进“一县一品”工程,升级转型苹果前生产、后整理产业过程,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柞水 木耳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位于秦岭腹地,因柞树多而得名。柞树又叫“耳树”,顾名思义就是生长木耳的树。近年来,柞水县不断优化木耳产业布局,依托科技资源将“小木耳”做成“大产业”。
截至目前,全县所有木耳专业村实现科技人才全覆盖,开展木耳实用技术培训7.5万人次,科技要素贯穿种植、管理、销售等环节,手机成为“新农具”,电商成为“新农活”。2020年,柞水县借助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搭建产业聚集平台,已发展46个木耳专业村,实现产值近3亿元。
柞水木耳走红,还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就建起了一座集菌包生产、示范栽植、休闲观光、产品购销于一体的现代化木耳产业园区——柞水县西川木耳小镇,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陇县 香菇
陕西陇县关山草原,山脊起伏,植被茂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给予了香菇良好的生长环境。
近年来,陇县依托优自然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主要以鲜、干香菇生产为主,已建成食用菌产业基地11个,占地2600亩,食用菌年产量4万吨,产值3亿元,产品远销韩国、东南亚等地。其中,“陇关”牌香菇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农产品”、“全国农产品500强品牌”、“陕西省驰名商标”,多次荣获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奖。
除了特色香菇产业,陇县还打造以“关山草原”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关山草原是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高山草甸,素有“中国立体草原”“东方‘爱蒙塔尔’”的美誉。关山草原景区内有天然森林104万亩、草地35万亩、马匹5000余匹,2018年和2019年接待游客均在100万人次以上。
大荔 冬枣
大荔县境内黄河、渭河、洛河三河汇流,地势平坦,光热充足,名特物产丰富,大荔是全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2019年全县水果面积80万亩,产值75亿元,其中冬枣40万亩(设施栽培35万亩),是全国设施冬枣第一县。
大荔冬枣以“皮薄、核小、质脆、味甜“而闻名天下。经过几代人数十载的努力,“大荔冬枣”占据了相当大市场份额,创立了自己的区域品牌。目前,全县种植面积超42万亩,年产量50万吨,产值50多亿元,荣获“中国枣乡”称号。
2019年11月15日,“大荔冬枣”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12月17日,入选2019年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冬枣已成为大荔县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以产业园区为抓手,发展县域经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靠更多的县一同“火出圈”。
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你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对于如何让你的家乡“火出圈”,
你还有哪些建议?
快留言告诉我们!
我们期待听到您的声音!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