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夏森与丹凤的扶贫情义

2021-03-01 00:36:59  来源:西部网  


[摘要]在脱贫攻坚战中,98岁的夏森老人自14岁就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离休后十多年仍一直心系我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帮助山区里的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

  在2月25日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当习近平总书记俯身为98岁的夏森老人颁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奖章、证书、奖牌时,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同时也透过直播画面,让众多网友热泪盈眶。在脱贫攻坚战中,这位14岁就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耄耋老人,离休后十多年仍一直心系我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帮助山区里的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

  在商洛丹凤县赵沟小学,当看到白发苍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森坐着轮椅接受表彰时,教职工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1937年,年仅14岁的夏森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从2006年起,离休后的她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定点扶贫县—商洛市丹凤县捐资助学。当年,她从自己和丈夫的积蓄里拿出2万元,为西街小学的学生们添置课桌椅。两年后,她又拿出2万元,奖励优秀学生。此外,她还捐资20万元,在丹凤县建了赵沟小学教学楼。

  商洛丹凤县赵沟小学校长李保英:“当时那个条件破烂,孩子在里面就是光线暗,冬天冷、夏天热。后来搬到这个教学楼,窗子大光线好,所有的困难都解决了。用他们夫妇二人的题字说,‘今天好好学习,明天才更有希望’。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报答夏老他们夫妻情系山区这种恩情。”

  2013年,夏森又用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成立了“夏森助学金”,帮助丹凤县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实现“大学梦”。今年24岁正在读研究生的小雷就是其中的受益者。2015年,家境贫困的小雷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夏森助学金”每年资助他5000元,直到大学毕业,解决了他们全家的燃眉之急。

  受资助学生小雷:“夏奶奶她九十多岁的高龄仍然奋斗在工作的一线上,从事教育扶贫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我现在即将毕业,希望自己学有所成,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向她学习,能够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商洛丹凤县第一小学(原西街小学)校长马平富:“15年前夏森老人到我们学校来捐资助学当时穿的衣服,竟然是领奖的时候她同样还是穿着这件衣服,可见她自己的生活是多么朴素。她把自己所有的工资和积蓄,都拿出来奉献给贫困山区的学生,这种大爱情怀让人特别崇敬。”

  这些年来,夏森一直惦记着丹凤县贫困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截至目前,她先后捐资90多万元,共资助了50多名大学生和100多名中小学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挂职丹凤县副县长王博伦:“我们一定会根据夏老的嘱托,把每一分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对贫困大学生的甄选我们一定按照‘夏森助学金’资助办法来实施,使我们的大学生能够在学校安心学习,使他们能够怀着感恩的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回报社会。”(宋蕊 高奇发)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脱贫攻坚 楷模 夏森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