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沿海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比如资金投入问题、学用脱节问题、师资力量问题、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奋力追赶超越。”
在11月13日省政协教育科技委员会组织召开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界别协商座谈会上,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如是说。
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保障,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作为教育大省,有416所职业院校、85万在校生,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全省教育质量的优劣,要实现教育强省目标,职业教育必须强。
为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今年9至11月,省政协教科委先后在省内外开展考察调研,聚焦中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情况,深入查找我省职业教育改革中的短板弱项。在省政协界别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专家们围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议题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商讨论、互动交流,共同推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解决“招生难”
一技在手,吃穿不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端着“铁饭碗”的技工人才曾被众人称羡,但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高校扩招等因素影响,职业院校生源却呈逐渐下降趋势。
“‘十四五’即将开启,我省应坚持职业教育战略优先原则,切实增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以应对我省今后5至15年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省政协委员、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专家委员李明富建议,针对目前部分市级职业技术学院规模发展不到位、招生难、办学特色不突出、引进人才及师资队伍建设困难等问题,相关部门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以确保其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我省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在短期内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有限,李明富建议向东部沿海省份学习,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扩大我省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并从专业审批、人才引进、招生考试、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支持。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一些市县大规模建设新校区、产教园区,但受限于生源等原因,导致校舍及相关教学资源多有富裕、闲置等状况,省政协常委、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胡建波曾多次在调研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加强职业院校整合的基础上改善办学条件,切忌“贪大求全”,造成资源浪费。要结合区域产业开展技能培训,注重充分发挥县域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人才、突出特色等方面的优势。
对此,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习云杰表示,财政厅将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创新支持方式,推动各地解决好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问题,促进职业教育培养能力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产教融合,破解“用工荒”
“以我们企业为例,一名普通的文职‘白领’月薪4000元左右,而一名熟练的高级‘蓝领’技工则可能月薪上万元,即便如此还会招工难。”省政协委员、陕西三秦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建波认为,“用工荒”是由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没有完全匹配,他建议深化产教融合、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把课堂搬进企业、建立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促进学员知行合一、工学结合,让学生在常学常新、学以致用中成才。
“职业院校应主动出击,深化校企融合 。”省政协委员、新山海源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元彬认为,职业院校首先要认真分析当前市场与目标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找准自身特色,发挥优势,主动与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合作。其次,院校应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及综合能力建设,树立良好口碑,凭借自身优质的人力资源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李元彬建议,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及时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及社会人才需求,明确专业定位,确定课程内容、制定培养标准;在师资建设方面,不断加强对专业课任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向‘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迈进,真正做到校企融合发展。”
李明富对此表示赞同,他还建议我省尽快出台《陕西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以法律保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关荷表示,目前我省以西咸、宝鸡高新产业园区等为基地,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遴选建设产教融合型学校、企业,推动产教进一步深度融合。
群策群力,打通“成才通道”
据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总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国应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就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攻坚计划》还指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应要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应大体相当,这也意味着一半初三学生上高中,一半学生上职业学校,就是实现了普通高中阶段教育。
如何让职业教育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成才通道?“一定要打破职业教育就是低水平教育的理念。”省政协委员、西安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杨涛表示,社会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评价不高,重普教、轻职教等现象。他建议要加大宣传职业教育优势,积极营造有利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引导大众改变固有偏见。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雪峰建议,要畅通中职、高职、职业大学、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纵向衔接的培养体系,完善招生机制,确保中职院校学生进得来、学得好、能深造。
“应当尽快在我省启动职业教育本科试点,选择办学条件好、综合实力强,且部分专业已经开展本科联办的高职院校升级本科。”省政协委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药物与化工学院院长刘玉凤在会上呼吁。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省政协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越群建议加大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培训力度,“术业有专攻,应着力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以确保职业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赵宇光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职教改革20条,不断推动技工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改革,助推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各界导报记者赵婧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