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阳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020-10-25 08:59:10  来源:各界导报  


[摘要]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伴着阵阵秋风和缕缕菊香,我们迎来了重阳节。...

  雨晴篱菊初香,

  人言此日重阳。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伴着阵阵秋风和缕缕菊香,

  我们迎来了重阳节。

  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中,

  把“六”定为阴数,

  把“九”定为阳数。

  九月初九,

  日与月皆逢九,

  是双九,故曰“重九”。

  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

  故称“重阳”。

  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

  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

  自古以来,

  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的起源,

  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那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

  祭天帝、祭祖,

  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习俗。

  而重阳节的求寿之俗,

  据考始于汉代。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

  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到了魏晋时期,

  重阳节又多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到了唐代,

  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

  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

  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

  以畅秋志,

  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于古代的文人墨客而言,

  重阳是一个浪漫的佳节。

  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中,

  可以品味到重阳的民俗风情。

  黍香酒初熟,

  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

  浅酌茱萸杯。

  在白居易的笔下,

  黍香、酒香、花香相融,

  竹枝曲与茱萸杯相映,

  重阳日的温暖惬意跃然纸上。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重阳这天,

  诗人杜牧斟起一杯美酒,

  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朵菊花,

  看秋水长天的景色,

  在脚下铺染开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这样一个应与家人相伴的日子,

  诗人王维独自漂泊异乡。

  遥想兄弟登高却只少自己一人,

  于人于己都充满了深深的遗憾。

  在两千多年的绵延衍变中,

  重阳节被赋予了,

  多元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注入了深沉的情感寄托,

  承载着中华儿女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

  1989年,重阳节被定为敬老节,

  赋予其尊老、敬老、

  爱老、助老的新内涵。

  这是重阳文化,

  在时代变迁中的一种延伸。

  重阳节的意义,

  也从先人转向了今人,

  从历史转到了当下。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在身边,

  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重阳之日,思念重重。

  让我们善待父母,呵护老人

  要记得:

  关爱需及时,

  尽孝要趁早。
 

  图文编辑综合自网络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重阳 菊花 老人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