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特稿 百年人物看今朝

2019-05-02 08:57:44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4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

  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返乡青年:广阔田野绽放青春之花

  “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样的人生选择,给宋博、程虎、宋少伟等新时代扎根农村的青年带去的,不仅是事业上的成就,更是信念的胜利。

  4月11日,宋博在草莓大棚里工作。

  “草莓书记” 宋博

  乡亲们的需要,就是我奋斗的方向。

  从聚一村的大学生村官,到副镇长,再到草莓产业联村党委书记,7年多时间里,宋博在蓝田县汤峪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在努力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他也收获了当地群众的真心爱戴。“乡亲们的需要,就是我努力工作的方向和动力。”宋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1年,从渭南师范学院毕业的宋博,放弃了到西安某事业单位就业的“坦途”,毅然选择了去农村奋斗的“荆棘路”。

  为了帮助村民们走出家门见世面、学经验、转观念,宋博没日没夜地查资料、写策划、给村民做工作、联络考察点。他曾经因为过度疲劳,晕倒在考察的路上。

  为了解决村上孩子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从聘请老师到后勤保障,宋博自掏腰包累计投入8万多元,让当地200多名学生受益。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彻底脱贫,宋博在发展产业上屡败屡战,直到成功创办草莓青创农场。这个农场带给群众的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入股分红,都是实实在在的收益。2014年以来,该农场累计给当地群众带来488.66万元的现金收益,帮扶的42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2018年8月,宋博辞去汤峪镇副镇长职务,主动请缨回村任职,担任草莓产业联村党委书记,全身心投入草莓青创农场建设。目前,草莓青创农场已吸引80多户村民入股,种植面积286亩,有12位大学生参与创业。

  “在农村奋斗、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有辛酸,更有激情;有失败,更有成功;有迷茫,更有斗志!”宋博说。

  4月25日,在南郑区小南海镇双龙村的大鲵养殖繁育基地,程虎(右一)正在查看大鲵生长情况。

  “大鲵哥” 程虎

  离开国企回乡创业,我的青春在大山里绽放。

  “创业的道路充满艰辛,也充满幸福。这一路走来,我学会了诚信、坚持和感恩。”4月25日,在汉中市南郑区圣水镇即将建设完工的汉中大鲵扶贫产业示范园里,龙头山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虎说。

  2006年,24岁的程虎放弃了在国企的工作,从贵州回到家乡汉中市创业,在南郑区(原南郑县)小南海镇双龙村建起了大鲵养殖繁育基地。

  程虎的创业之路曲折坎坷。

  2008年,大鲵市场价格持续走低,6个股东退股。程虎东拼西凑收购了他们的全部股份,自己背上了400多万元的债务。在巨大的压力下,程虎咬紧牙关,主动出击开拓全国市场,终于靠毅力和诚心打动了贵州客商,还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随着大鲵苗价格的回暖,程虎不但还清了400多万元的债务,还扩大了养殖规模。

  2012年7月,一场特大洪灾冲走了养殖场里的600多尾大鲵种苗,养殖设施也都没了,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面对灾后的惨状,他的亲人们落泪叹息。程虎安慰他们说:“受灾不要紧,只要人没事,我们继续干……”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程虎和他的团队建成大鲵繁育池3800多个、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1万多平方米。企业集大鲵驯养、繁殖、食品深加工生产与销售、餐饮连锁于一体,养殖成品大鲵约200万尾,年产冷水性鱼约15万公斤,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经历过多次挫折的程虎不忘带动乡亲们走上致富路。近年来,他先后为汉中市的贫困户低价提供大鲵种苗30多万尾并包销,每年培训养殖户约2000人次。

  “截至目前,我们帮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00余户脱贫,30多个贫困村摘掉了‘贫困帽’。这些比企业获得成功更让我有成就感。”程虎说。

  4月16日,宋少伟在种兔扩繁基地检查兔子的生长情况。

  “兔司令” 宋少伟

  乡亲们说,养兔靠小宋,脱贫有底气。我帮了他们,他们更成就了我。

  从个体工商户发展成为一家集肉兔养殖、种兔良种繁育、兔饲料制粒加工于一体的企业……4月16日,宋少伟在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时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群众。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帮了他们,他们更成就了我。”

  2004年,宋少伟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铜川市耀州区。他希望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走出贫困。考察了当地的资源条件和乡亲们的贫困状况之后,宋少伟选择了肉兔养殖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他不仅建成了年出栏近100万只的肉兔养殖基地和存栏近2万只的种兔扩繁基地,还带动不少群众成了肉兔养殖户。

  在与养殖户的合作中,宋少伟坚持签订产品回收双协议,约定保底回收价格。2014年至2015年间,肉兔市场行情不好。他信守承诺,毅然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四处筹借资金,仍然按照保底回收价格全部回收养殖户的肉兔。企业亏损了130余万元,却保证了乡亲们的养殖利益不受损失。宋少伟的担当赢得了乡亲们的广泛赞誉:“养兔靠小宋,脱贫有底气。”

  2015年10月,为了更好地帮助乡亲们走产业化养殖道路,宋少伟从耀州区信用联社贷款200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养殖设施。2016年11月,针对一些缺少劳力的家庭,他提出发展肉兔托管养殖。宋少伟说:“因残、因病、因缺少劳动力,不能进行家庭散养的贫困户不能养,我们替他们养。”

  现在,宋少伟的公司是铜川市规模化程度最高、种群优良率最高、出栏存栏量最多的现代化特种畜牧业养殖企业,带动了全市3个区(县)10个镇(办)53个村的2160余户4500余人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参与肉兔养殖的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宋少伟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兔司令”。(记者 张江舟)

  青年志愿者:让人生因奉献而高尚

  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它充满阳光充满爱,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标。在陕西,100多万名青年志愿者正在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书写高尚人生。

  援藏志愿者医生 赵智

  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是我不变的信念。

  “我的职业选择决定了我的人生选择。再苦再难的环境也不会改变我从医的初心。”4月23日,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去西藏”时,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赵智说。2016年6月,赵智主动申请跟随陕西省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赴西藏阿里地区。

  4月23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暖箱前,赵智正在给患儿做检查。

  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没有暖箱,没有呼吸机。在抢救新生儿时,当地医生只能用羊皮袄裹着孩子取暖。这样简陋的条件让初来乍到的赵智措手不及。亲眼目睹一次新生儿抢救失败之后,赵智非常痛苦,他打定主意要为阿里地区的孩子们做些事情。

  没有暖箱,赵智就带领他新组建的团队怀抱早产儿用自己的体温为其复温;没有呼吸机,他带领大家连续几天几夜轮流捏着复苏气囊不敢停下……

  在陕西援藏医疗队和当地医院的共同努力下,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儿科有了第一台呼吸机、第一台暖箱。通过“传帮带”,赵智帮助当地医生掌握了更多的救治新生儿技术。如今,阿里地区的新生儿已经可以在辐射台上接受保暖、复苏、处理脐带等;早产的宝宝可以住进温暖舒适的暖箱;黄疸高的婴儿可以享受精密仪器检测,有蓝光照射退黄;呼吸困难的宝宝也可以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护下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

  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工作的一年里,赵智共接诊住院患儿474人次,其中救治新生儿114人次,参加危重患儿抢救66次,创造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史上的多项第一。在到达之初,他希望能在回乡之前组建一支技术过硬、设备齐全的新生儿医疗团队的想法也实现了。

  “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是我从医10多年不变的信念。援藏医疗的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赵智说。

  4月19日,侯精明(左一)带领学生在秦岭北麓的小峪河村现场踏勘。

  秦岭保护志愿者 侯精明

  我有责任也有义务用自己所学,为保护大秦岭贡献一份力量。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侯精明是一位80后青年学者。近年来,经常活跃在秦岭山里的他有了一个新身份——秦岭保护志愿者。

  “秦岭保护,人人有责。作为陕西高校青年学者的一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用自己所学,为保护大秦岭贡献一份力量。”4月19日,侯精明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了减少洪水及地质灾害对秦岭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长期致力于高性能水动力模拟、可持续性水灾害管理、生态环境与城市水利等方面研究的侯精明,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合作,研究秦岭山地矿山泥石流起动机理及对策。

  潼关大西岔、商洛九千岔、旬阳关子沟……侯精明带着研究团队在秦岭南北麓跋山涉水实地调研。他们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了典型矿山堆渣泥石流的起动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了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指导群众进行泥石流灾害应急避险,侯精明还协助西安地调中心编写了《矿渣泥石流成因、防治及预报预警科普小册子》。

  秦岭地区夏季暴雨频发,极易发生山洪灾害。为了研究防治对策,侯精明带领团队以近年来曾经发生过重大山洪灾害的秦岭小峪河为对象,利用无人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对成灾流域和沟道地形进行航测。在采集了大量流域高清影像数据后,他们结合多次现场调研获取的资料,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效高精度雨洪过程数值模拟技术,对山洪的成因进行研究,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大量宝贵的建议。

  侯精明说:“如今,我已经是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理事之一,我将把自己的所学更多地运用到关于秦岭保护的志愿者工作中去。”

  4月2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杨凌驻村规划师团队的成员与崔西沟村的村民交流改造设想。

  驻村志愿者规划师团队

  新农村建设的舞台广阔,我们很高兴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学以致用、服务群众。

  2018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始了大规模乡建,一群年轻的驻村规划师也因此走入了社会各界的视野。他们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杨凌驻村规划师团队。“新农村建设的舞台广阔,我们很高兴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学以致用,服务群众。”团队成员李捷扬说。

  李捷扬所在的团队现有成员60人。4年来,他们扎根杨凌田野,在10余个村庄开展陪伴式乡村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年轻的规划师们探索出了一套运用建设废料推动节俭营村的方法,并通过精细化的施工指导确保建设质量,培养当地建设队伍,最终创建了“调查—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模式。

  “驻村期间,我们首先通过普查、调研,将村庄进行分级分类,分析每个村庄的发展目标,确定实施路径,明确乡村发展时序,并提出单个乡村的产业、建设、风貌及特色等方面的引导建议,编制规划建设文本。”李捷扬说。

  建设项目一旦确认并实施,李捷扬和伙伴们就守在村里进行规划建设指导,与工匠、村民一起努力,确保整体有层次、细部有内容的设计要求落实。2018年,该团队通过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乡土材料、废旧材料的利用,购买当地绿植以及倡导村民主动参与家园建设等,为每个村节约了12%左右的建设成本。

  与此同时,团队还从村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组织劳动技能培训,引导村民转变发展理念,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先后带动46户村民发展农家乐、32户村民发展电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记者 张江舟)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中国青年 创业 脱贫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