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未到,未央区草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室外已排起长队。作为西安市红会医院和西安市第三医院的“卫星医院”,这两家社区医疗机构日均接诊量近600人次,肩负着辖区20余万居民的健康守护重任。
规范化建设后的未央区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
与早期对社区医院“环境简陋、设备陈旧”的印象不同,这两家社区医院已建设成为精小版的“全科医院”。除科室齐全外,还设有病床、康养床位以及中医诊疗、康复室等。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其检验科已全面实现规范化实验室建设——先进的设备、信息系统与专业检验人员高效协同,可开展数百项临床检验项目,彻底扭转了基层医疗机构“医技匮乏”的传统印象。这一变化,正是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西安医检”)精心构建三级医学检验网络的生动写照。
核心实验室智慧化检验流水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医学检验作为临床诊疗必不可少的医技支撑,仅占整个医疗费用的5%左右,却为临床诊疗提供了70%的决策依据。从提升基层检验能力“破题”,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西安市政府创新采用BOT模式,由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作为项目法人和实施机构建设的大型民生项目——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应运而生。中心按国际标准在西咸新区建成了1个可开展3000余项医学检验项目的核心实验室、与15家医院检验科升级建设15个区域中心智慧化实验室、规范化提升4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检验科为社区卫生中心实验室。
升级后的高陵区区域医学检验中心检验量显著提升
截至2025年9月,西安医检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3亿元,显著夯实了基层诊疗的医技支撑基础,阶段性成果璀璨呈现。自2020年启动以来,西安医检将基层医疗机构检验项目从平均35项提升至150余项,实现了系统内的检验结果互认,切实减轻了群众医疗负担,提升了医保资金使用效率。在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2025年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名单》中,西安市入选的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检验科全部完成西安医检规范化实验室建设,区域内检验数据已实现无缝互联互通,居民在社区医院获得的检验报告可直接获上级医院认可。通过规范化实验室建设、统一质控体系和智能化信息平台,西安医检成功将三甲医院的检验技术精准下沉至社区,助力基层诊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为紧密型医联体和分级诊疗建设贡献了力量。
从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跃升到省级检验结果互认名单,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正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破题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用扎实成效深刻诠释“强基层、惠民生”的核心内涵。这张覆盖西安全域的智慧检验网络,不仅正在织密市民“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网”,更树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样本”。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