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气泡水有助减肥?营养相当于矿泉水!

2019-08-10 16:37:40  来源:人民网  


[摘要]一瓶气泡水约为600毫升,所含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总量并不多,如果通过饮用液体来补钙,那喝气泡水远远不如喝牛奶的效果好。...

  一瓶气泡水约为600毫升,所含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总量并不多,如果通过饮用液体来补钙,那喝气泡水远远不如喝牛奶的效果好。近年来,气泡水因号称“零糖、零添加、零卡路里、富含微量元素”,加上口感清新、气泡细腻、口味多样,成为年轻人心目中“洋气又健康的肥宅快乐水”。网文甚至宣称气泡水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便秘、抑制食欲、有助减肥,将其等同于“万能健康水”。这是真的吗?

  “从营养价值来说,花高价买气泡水,跟喝矿泉水区别不大,主要看个人喜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卞华伟指出,公众完全高估了气泡水的健康价值。

  比苏打水更能降尿酸?

  可能有用 但多喝凉白开也能做到

  有传言称,气泡水比苏打水更能降尿酸,适合痛风、高尿酸人士饮用。苏打水是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有助于体内尿酸水平较高的人士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的排出。人体血清尿酸浓度的高低取决于体内嘌呤合成量、食入量与尿酸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尿酸排出量增加,有利于体内血清尿酸浓度的降低。

  “气泡水也属于弱碱性水,有促进尿酸排出的作用,但它跟苏打水一样,作用有限。”卞华伟指出,对于患有高血压的痛风患者来说,经常饮用富含钠离子的苏打水并非理想选择,相对而言,气泡水或矿泉水会显得“友好”一些。

  其实,日常多喝水、少吃肉,多吃蔬菜,也能控制尿酸水平,促进尿酸排出。从这个角度来看,多喝物美价廉的凉白开并不比喝气泡水逊色。

  气泡多=更天然更健康?

  离开含量谈营养价值无意义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气泡水分为天然气泡水和人工气泡水两类。天然气泡水是指地表下水源或永冻层的冰块在一定压力下产生的水,除了含有天然二氧化碳气体,还含有钾、钠、钙、镁等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矿泉水。天然气泡水在打开瓶盖后,释放的气泡丰富细腻,持续较久的气泡也被认为是“更天然更健康”的表现。

  “从地下开采并加压灌装的天然气泡水,生产成本较高,标价也较高。其实它的矿物质含量与普通矿泉水相差无几。”卞华伟说,这种气泡水虽然含有多种矿物质,但离开含有量去谈营养价值是没有意义的。

  一瓶气泡水约为600毫升,所含的天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总量并不多,如果试图通过喝气泡水来满足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那对人们的胃肠容量是一个巨大考验,根本就不可能。“如果通过饮用液体来补钙,那喝气泡水远远不如喝牛奶的效果好。”卞华伟说,当然,和凉白开和纯净水相比,气泡水的营养价值要高一些,可以理解为“比什么矿物质都没有要好点”。

  卞华伟指出,通过饮水来补充矿物质的行为也不可行,合理的膳食补充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如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尤其是钙盐和镁盐的浓度较高,那么水的硬度会比较高。长期饮用硬水,出现结石的风险会明显增高。”

  可抑制食欲能减肥?

  腹中胀气营造的幻觉!

  有不少气泡水爱好者在网上介绍经验,称气泡水可抑制食欲,喝完一瓶气泡水再吃饭,进食量会明显减少,有助于减肥。还有网文宣称“气泡水可以消除便秘、阻断糖类与脂肪的吸收”。

  “气泡水富含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胃部后会产生饱腹感,给大脑一个虚假的‘吃饱了’的信号。”卞华伟说,但这种饱腹感是非常短暂且不真实的,这就是大家喝完可乐“返气”的感受,一口气消失后,该饿还是会饿。故意用喝气体的方式来增加饱腹感,错过用餐时间,过后再进食,吃多的风险更大。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人来说,经常“喝气”会造成胃肠胀气,弊大于利。

  同样的,气泡水带来的气体可能会刺激肠道的蠕动,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便秘。但也正因为胀气,进食量减少,肠道内没有足量的食物残渣,单靠气泡水“加油”,依旧难以完成排便的过程,甚至可能因为肠道胀气而不适。想通过促进胃肠蠕动来缓解便秘,倒不如吃点番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既能使大便成型,又可产气,促进肠道蠕动。

  有些气泡水为改善口感,会添加甜味剂。和糖相比,甜味剂不提供热量,长期喝添加有甜味剂的气泡水,并不会增加人们对糖的摄入量。

  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卞华伟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气泡水 食欲 减肥 营养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