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家有小儿,中医日常护理陪伴

2018-06-03 15:18:06  来源: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  


[摘要]家有小儿,日常护理是关键。在太和医室门诊中,经常接触到相似症状的小朋友,总结后为大家介绍几种最简单也最易学习的小儿“治未病”方法....

  家有小儿,日常护理是关键。在太和医室门诊中,经常接触到相似症状的小朋友,总结后为大家介绍几种最简单也最易学习的小儿“治未病”方法:

  巧学妙用,预防感冒、鼻炎——揉迎香穴

  许多孩子一到气温有变化时,鼻下便见两条“青龙"摆尾,可每天揉迎香穴20-30遍预防此症状。

  迎香穴位于人的鼻翼两侧外缘与脸颊的相接点,左右对称各有一处。按揉迎香穴的作用就是缓解感冒的压力,减轻鼻炎、鼻塞的困扰。

  操作方法:

  (1)食指指腹点压按揉迎香穴,左右方向刺激。

  (2)拇指外侧沿笑纹及鼻子两侧,做上下、呈正三角形方向按摩。结束后饮用一杯热水。

  (3)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用打圈的形式揉搓按摩。可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如伤风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可以多做几次。

  (4)拇指按在一侧迎香穴上,先顺时针揉10~15次,再逆时针揉10~15次,再换另一侧,按揉迎香穴。

  按揉迎香穴可以改善局部及其临近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病邪的抗击能力,天天坚持,可减少呼吸道疾患发生。

  2.小儿咳嗽有痰——拍背

  儿童在咳嗽时,伴随喉咙有痰,除进行一般治疗外,可加用拍背的方法:拍背排痰是通过胸壁震动气道使附着在肺、支气管内的分泌物脱落,通过体位引流,使分泌物到达细支气管,后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操作方法:

  (1)拍背时将小儿直立抱起。应着重拍下胸部及背部下方区域等更易沉积液体的部位。如果已患肺炎,还应着重拍患病区域。

  (2)根据病情选择小儿坐位或卧位,拍背时,应一手托小儿胸部(或侧身躺在床上)头朝下趴在床上或抱起后置于操作者的双膝之间,根据体位引流原理,痰液栓子脱落后,比较容易进入大气道后顺利咳出。

  3.增强体质——三步走

  脾常不足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小儿是脾常不足的人群,小儿的脾胃本身就十分的虚弱,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出现积滞、疳证、呕吐、腹泻等症状,如何缓解小儿的脾常不足呢?可试试这些按摩疗法。

  (1)摩腹 :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按摩沿顺时针方向进行,和肠的蠕动方向保持一致。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小儿取仰卧位,每天一次。

  (2)按压足三里:经常揉压足三里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对成人与孩子均有效。足三里位于小腿外膝眼下四横指(用小儿手取),胫骨外侧约一横指的地方,每天用中指按压足三里穴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坚持2-3个月。

  (3)捏脊 :通过按摩督脉和膀胱经,能通经脉、平阴阳、调气血。小儿取俯卧位,操作者双手半握拳,拇指伸长,罗纹面对食指第二指间关节的桡侧,虎口向前。以双手拇、食指将小儿皮肤捏起,从尾骨端开始,沿脊柱由下而上,直到大椎穴为止,如此反复3~5次。每天一次,一周3~5次。

  以上手法常用于5岁以下儿童。对儿童的按摩手法不同于成人,手法要轻快、柔和、平稳。通过按摩,可提高儿童抗病能力。太和医室祝愿天下小儿平安喜乐。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小儿 迎香穴 拍背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