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有“暑气至此而止”的意思,这个时候要注意养肺、防“秋乏”和防霉菌。
出伏过后虽然中午依旧热,但是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特别是又在处暑节气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出伏”之后,气候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而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等。
入秋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很多人会感到懒洋洋的,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出伏之后一直到处暑节气,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
要减缓“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另外,还要加强锻炼,如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同时,出伏以后温度会逐渐降下来,虽然不明显,但是却给了霉菌的适宜繁殖温度,如果不在家的时候要注意勤通风。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李芳)
编辑: 罗亚秀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