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西安市阎良区民革界别政协委员联合关山中学师生代表、校模拟政协社团,赴阎良烈士陵园开展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动,同步推进“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阎良区民革界别委员以“履职+教育”双线并行的方式,与青少年共缅英烈精神、共商红色资源传承,为擦亮航空城爱国主义教育品牌注入新动能。
上午9时,烈士陵园松柏苍翠,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阎良区民革界别政协委员与关山中学师生整齐列队,共同举行祭扫仪式。委员代表与模拟政协社团学员缓步上前敬献花篮,全体人员肃立默哀、鞠躬致意。委员们现场讲述阎良航空英烈群体“蓝天铸忠魂”的感人事迹。随后,学生代表发言,表示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勤奋进取,报效祖国。
祭扫仪式后,委员们与模拟政协社团学生共同参观航空烈士纪念馆。在主题展厅航空烈士的航空报国事迹引发讨论。
参观结束后,一场特别的“微协商”在纪念馆外展开。民革界别委员、模拟政协学生代表围绕“如何让航空英烈故事直抵青年心灵”展开研讨。
委员们建议,要建立“数字孪生纪念馆”开发线上研学课程,策划“航空精神进校园”巡讲,设立青少年志愿讲解员培训基地。学生们则从青少年视角提出建议:“增加烈士遗物丰富航空烈士纪念馆展陈”“建议制作烈士家书主题视频短片”,增设“云祭扫”平台与模拟飞行沉浸式教育项目,“组织航空英雄故事大赛”等。
“与青少年同调研、共协商,让我们更精准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需求。”民革阎良支部主委王毅娜表示,烈士们为祖国航空事业献出生命,他们的精神是阎良这座航空城最鲜活的教材,此次活动是民主党派深度参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未来,阎良民革将持续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优势,推动航空烈士纪念馆与学校、社区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助力打造“可触摸、可对话、可传承”的红色教育矩阵。
活动尾声,模拟政协社团学员加欣怡同学在实践手册上写道:“今天我才真正读懂‘航空报国’四字的分量。政协委员们不仅是协商者,更是红色基因的守护者。”这场跨越代际的红色对话,让英烈精神在协商建言中焕发新彩,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信仰的种子。(记者 闫智)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