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银发族”的数量持续增长。老年人在享受退休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重点目标。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诈骗、养老骗局、非法集资等案件频发,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关爱银发老人,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照料上,更应落实在金融安全的守护之中。
当前,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形式隐蔽、话术专业,往往利用老年人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进行精准诱导。常见的诈骗类型包括:冒充公检法人员谎称涉案要求转账;假借“健康讲座”“免费体检”名义推销高价保健品并附带投资返利诱惑;以“高收益、零风险”的养老项目为噱头吸引资金投入;以及通过社交软件伪装成亲友或婚恋对象实施情感诈骗。
这些骗局通常具有几个共同特征:一是制造紧迫感,如“账户异常”“涉嫌洗钱”,迫使老人在慌乱中做出错误决策;二是承诺高额回报,利用老年人对晚年生活质量的关切心理诱导投资;三是切断外部沟通,要求保密操作、不得告知子女,进一步降低识别与干预的可能性。
防范诈骗的关键在于预防。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提供者,肩负着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公众风险意识的社会责任。咸阳建行中华路支行持续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系列活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街道、养老院、活动中心,面向老年客户群体开展专题宣讲。通过真实案例解析、情景模拟演练、反诈手册发放等形式,帮助老年人了解最新诈骗手法,掌握基本应对策略。(来源:建行中华路支行)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