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翁军 记者 唐冰)9月26日,秋雨淅沥。汉滨区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室紧扣联社区(村)“六进六促”机制,深入洪山镇乾隆村开展“双线行动”——既专题调研富硒产业发展,也登门看望慰问困难老党员,并将凝聚委员爱心的3万元房屋修缮款送到老人手中。这笔款项不仅是解燃眉之急的物质支持,更承载着对基层奉献者的精神慰藉。
据悉,这位困难老党员将大半生心血奉献给了乾隆村的建设发展,却因岁月侵蚀,居住的夯土瓦房出现漏雨问题。得知情况后,委员工作室召集人第一时间发起倡议,汪军、朱成伟等10余名委员情系桑梓、迅速响应,短时间内便筹齐3万元资金,切实解决老人“住有所安”的急难愁盼。
“这既体现了委员中的民营企业家们的社会责任与反哺情怀,更彰显了社会各界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者的崇高敬意与温暖关怀。”政协委员、工商联主席徐宏梅表示,这笔爱心款恰如“及时雨”,不仅能彻底改善老党员的居住条件,更向社会传递了“尊老敬老、铭记奉献”的正能量。她强调,这也是“万企兴万村”行动的生动缩影,充分展现了民营经济人士“致富思源、主动担当”的良好风貌。
进村访民情,进村话和谐,进村促发展。调研中,委员们围绕乾隆村及洪山镇的特色主导产业——富硒米,与镇村干部、种植大户展开深度交流,重点探讨“如何将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思想碰撞溅出火花,一条“富硒稀有高端化”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摒弃单纯追求产量的传统模式,践行“增值不增量”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深耕品牌塑造、打磨产品品质、优化包装设计,进一步挖掘富硒米的附加值与文化内涵,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既规避同质化竞争的困局,又守护好乡村的生态本底。
汉滨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蒋平指出,本次行动是区政协发挥政协委员优势、服务乡村振兴大局的鲜活实践。“委员工作室一方面精准对接困难群体需求,传递组织温暖与社会关爱;另一方面聚焦产业发展堵点,建言献策、凝聚共识,这正是政协履职‘双向发力’的体现。”他表示,未来将持续引导广大委员下沉基层、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把履职答卷写在汉滨的田间地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政协智慧、贡献更强政协力量。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