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辜显青 张强 记者 唐冰)“以前总愁物业费收不上来、小区环境乱糟糟,今天来恒华家园一看,人家这‘三驾马车’模式真是治根的好法子!”8月5日,吉河镇恒华家园社区服务中心里气氛热烈,关庙镇捍卫社区干部握着恒华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的手,眼里满是豁然开朗的笑意。这场由汉滨区政协关爱青少年儿童委员工作室搭台的跨社区“取经会”,正让移民搬迁小区治理的“金钥匙”在交流碰撞中愈发闪亮。
移民搬迁,难在“搬得出”,更难在“住得好”“融得进”。物业费收缴难引发的“管理乱、环境差、缴费更难”恶性循环,成了不少搬迁小区的“挠头事”。群众急难愁盼在哪里,政协委员的目光就聚焦到哪里。区政协关爱青少年儿童委员工作室以“六进六促”工作为抓手,主动扛起责任,把破解治理难题作为履职为民的“试金石”,一番调研摸排后,决定牵线搭桥——让有经验的“先行者”传经,为遇难题的“实践者”解惑。
恒华家园社区党支部负责人分享了他们的破局之道,创新构建“社区党支部引领、业主委员会自治、红色物业服务”协同发力的“三驾马车”治理模式。“党建领航是定盘星,我们把业委会、红色物业拧成一股绳,服务跟着需求走。”党员亮身份、服务送上门,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财务公开栏里整整齐齐的收支明细、畅通居民议事渠道,大事小事大家商量着办。这套组合拳不仅根治了环境脏乱差的“面子”问题,更破解了物业费收缴难这一制约管理的“里子”困局。恒华家园社区的分享,字字句句都是“实干经”,更让来“取经”的干部们频频点头,“原来治理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服务’出来的!”
学得真经,更要干出实效。捍卫社区干部的笔记本上,已密密麻麻记满了“抄作业”清单,邹家碥移民搬迁小区的物业提升方案已在酝酿中。这场跨社区的“头脑风暴”,不仅是经验的传递,更是政协力量向基层延伸的生动注脚。区政协关爱青少年儿童委员工作室用一次次主动对接、一场场精准服务,把政协协商的优势变成了基层治理的效能。正如参与活动的政协委员所说:“只要能让搬迁群众住得舒心、过得安心,我们多跑几趟、多搭几次桥,值!”这朴实的话语,正是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生动写照。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