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谢昊天 康斌)在汉中市政协界别委员工作室里,市政协委员、科协界别召集人张万春正凝神倾听几位委员带回的社情民意信息。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游走,记录下一个个鲜活的诉求与建议。这寻常一幕,正是汉中市政协推动委员深入界别、扎根群众新实践的生动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锚定了新坐标。近年来,汉中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机制建设夯基垒台,以平台搭建畅通渠道,以增强实效为最终落脚点,力促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努力画出新时代政协履职的最大“同心圆”。
界别,是人民政协的组织基石、发扬民主的重要渠道,更是党和政府连接社会各界的桥梁纽带。汉中市政协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置于党组全面领导之下,构建起主席会议成员联系专委会、界别和委员的工作机制,不仅积极参与、指导专委会组织的界别活动,更经常性地与界别委员、党外代表人士谈心沟通,及时听取专委会汇报,精准破解工作难题。
如何激发委员主动履职的内生动力?汉中市政协给出了“有序引导、制度规范、激发潜能”的清晰路径。聚焦“联什么、怎么联、如何保障”等核心问题,制定出台《政协汉中市委员会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试行)》,为这项工作立下“规矩”、指明方向。
“市政协现有委员360人,由28个界别组成,各专委会依据专业所长对口联系相关界别,牵头组织活动;每个界别确定1至3名召集人,明确职责清单,涵盖思想引领、反映诉求、为民办实事等服务内容。”市政协委工委主任李永正介绍道。
“过去联系界别群众,更多靠个人热情,现在有了这份文件,让这项工作有了‘导航图’和‘硬约束’,工作目标清晰、路径明确,责任也更实了。”医卫界别召集人苏清久拿着文件感触颇深。
有了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制度的坚实保障,汉中市政协各专委会迅速行动,合力描绘最大“同心圆”。市政协教文卫体委组织医卫界别委员和有关专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形成了调研报告和发言材料,并在六届十三次常委会议上发言,为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贡献力量;文艺界委员组织联系近30个协会在传统节日期间为基层群众开展文艺演出活动100余场,并为农村高龄老人拍摄全家福及幸福照;妇联界成立了本界别委员工作室,组织开展政协委员“回娘家、面对面、话履职”活动,并扶持发展妇女手工、巾帼家政、巾帼农业、巾帼电商等特色产业,赋能“半边天”。
……
一系列紧贴界别特色、发挥界别所长、吸引委员广泛参与的活动蓬勃开展,有效拓展了界别履职的广度和深度,让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坚实有力。
“文件的出台,促使我们实现了从‘被动完成任务’到‘主动服务群众’的转变。下一步,将聚焦数字经济、激发民企活力、优化招商引资等界别优势领域,努力将基层群众的智慧火花转化为助推发展的强劲动能。”民建界别召集人何耘对未来的工作信心满满。
6月27日,市政协妇联界委员工作室便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七一”活动。60余名市女企协代表和界别群众齐聚一堂,在“初心如磐聚力量·共学共悟促前行”的主题下,共同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筑牢思想根基。
妇联界别召集人高斐依托委员工作室这块阵地,精准定位“服务妇女、助力发展”。工作室坚持“一月一活动,一活动一主题”,精心策划政策宣讲、心理咨询、妇儿维权、家庭教育指导、妇女就业专题调研等富有界别特色的活动,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切实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得到广泛好评。
而像这样的委员工作室,全市已有150余个。
制度筑基,平台赋能。为打通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汉中市政协近年来着力构建扎根基层的履职阵地。在民主党派、社会团体、高校、企业、商会、科研院所等场所,精心建设了150多个各具特色的委员工作室,并配套出台《关于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委员真正走向一线、融入群众,将联系工作做深做实。
高斐说:“委员工作室就是我们的‘前线哨所’。它让群众随时能找到委员、说上心里话、解决实在事,真切感受到政协就在身边、委员就在眼前。”她深有感触地补充道:“当我们真正俯下身子,界别群众就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个有温度、有期盼的鲜活个体。为他们鼓与呼,正是我们履职的初心所在。”
点点星光汇聚璀璨星河,涓涓细流终成壮阔江海。新时代新征程上,汉中市政协将继续以界别为坚实纽带,以群众为工作中心,持续激发界别活力,驱动委员行动,促进群众融入,努力画出更坚实的“同心圆”。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