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谢昊天 通讯员 冀华谋)5月21日,西乡县政协杨河镇委员工作室组织调研马鞍堰综合利用开发情况,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活动,县政协副主席韩武君、委员管理联络委、提案委负责人参加指导活动。
调研组一行沿马鞍堰堰头至峡口集镇段实地察看,详细了解马鞍堰现状及综合利用开发情况,亲身感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马鞍堰的浩大工程。据悉,马鞍堰是西乡大型水利工程,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乡“三马工程”(马鞍堰、马踪滩电站、马营电站)之首,它像一条巨大的长龙横卧在巴山北麓、县城以南的山川之中,穿山跨沟,由西向东,全长42.8公里,流经峡口、柳树、杨河、城南、堰口“四镇一办”30多个村,灌区农田近8万亩,人口10余万。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西乡人民举全县之力,基本靠人力,在“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战天斗地”的精神鼓舞下,历时15年艰苦施工,于1973年建成马鞍堰并通水。堰头的酒坊崖、老虎嘴,马鞍山西坡的一号隧洞,工程浩大,令人震撼。
在随后召开的协商座谈会上,县水利局、马鞍堰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目前马鞍堰维修、建设和综合利用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委员们围绕马鞍堰的规划建设、修复保护、文化挖掘、文旅开发、农田灌溉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意见建议。
韩武君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杨河镇委员工作室的履职成效,并就马鞍堰综合利用与开发提出建议:要坚持规划引领,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马鞍堰综合利用与开发的总体规划和节点规划,统一安排,分步实施;要在开发建设中,秉持“修旧如旧”原则,注意保护马鞍堰的原地原貌,保护性地进行开发,保护好马鞍堰的历史文化遗迹;要挖掘马鞍堰的历史文化,讲好马鞍堰故事;要充分发挥马鞍堰灌溉作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维修马鞍堰灌渠,保灌节水,保障灌区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福泽灌区群众。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