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腊月门,年味铺满集。
一进腊月,各地年货市集纷纷开启,热气腾腾的风味小吃、琳琅满目的年货、红红火火的春联……让这里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洋溢着“年”的味道。
“土”里“土”气的大集为啥如此人气爆棚?赶大集“赶”的又是什么?
(一)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中的词句,描绘出古人在集市上“淘货”的热闹景象。
赶大集是我国老百姓古已有之的传统习俗,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证,我国集市大约起源于殷商时期。战国时出现定期集市,或三日一集或五日一集。明代《五杂俎》记载:“岭南之市谓之虚”“西蜀谓之亥”“山东人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谓之赶集”。尽管不同地方对集市的称呼不同,但流淌在文化血脉里的赶集基因却一脉相承,一方土地的往昔与当下,风物与民俗,皆浓缩其中。
大集是货物的汇聚之地,不管是丘陵山区还是海滨半岛,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大集的存在。南宋《梦粱录》记载:“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元代诗人王元鼎的《醉太平·寒食》中有“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的诗句;《水浒传》这样描述,燕青掩盖身份装作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时,“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货郎太平歌,与山东人不差分毫来去”。恍然间,我们仿佛看见了繁荣千年的商贸集市,叫卖声、吆喝声、讨价声萦绕耳际,一幅乡村版的“清明上河图”映入眼帘。
历经千年,大集在东秦大地依然热度不减,或三六九,或二五八,临渭千年古镇下邽大集,华州赤水大集,韩城西庄大集……每到赶集之日,尤其是“年集”之时,各个乡镇街道人潮涌动,吃的、喝的、玩的应有尽有,过年的氛围感在这喜庆的海洋中被“拉满”。
(二)
赶大集是乡愁也是幸福,是民间最隆重而欢快的迎新春仪式。地道的民风民俗在这里闪闪发光,过去的光阴与当下的时光、乡愁韵味和现代魅力在这里交汇。乡亲们在这里相遇、交流、交易,共同编织着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画卷。
赶得是乡土情。赶大集是很多人童年难忘的“集团记忆”,既有“回忆杀”,也有新鲜度,有抹不去、忘不掉的美好记忆。遇到久未见面的熟人,说上几句暖心的话,健谈的摊主,卖一件货物能和你谝一大通……乡情、亲情、人情交织在一起,大集聚拢起让人最熟悉的“味道”。尤其对于常年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赶大集无疑是体会乡情、品味乡愁的好去处。
赶得是烟火气。集市上,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从街头摆到了街尾,吸引着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入。刚出炉冒着热气的炸串、新鲜果蔬肉类、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等商品一应俱全、物美价廉,让人目不暇接。只要超市有的,这里都有,超市里没有的这里也有,如草锅盖、笸箩等这些只有老辈人才熟悉的物品。对很多人而言,即使不买点什么,走走逛逛,就是看个稀奇、图个热闹,感受热气腾腾的生活。
赶得是松弛感。对于乡亲们来说,赶大集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活力的事情。在这里,蜜桔论袋、青菜按堆、干果论兜……买卖有商量,价格可商谈,处处透着乡亲们的质朴和温暖,就算是陌生人也能因为一个摊位、一件商品聊得火热。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在这里可以找回那份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无论你有多大的压力,在大集上走一走、逛一逛,可以觅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三)
在某平台搜索“赶集”这个关键词,可以找到100多万篇笔记,其中也不乏北上广深、苏州、成都、长沙等城市的热门集市。由此不难看出,“赶集”正渐渐从传统的民俗活动上升成一种新兴的城市生活方式,并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那么,如何让赶大集这股热潮持续,为区域发展提供新引擎?
新鲜元素不可少。当下,很多大集早已不只是“以物易物”,而是正成为公共活动、文化交汇的平台。要想大集有人气,就得有“新玩法”。比如,苏州本色东西桥市集以苏州本色美术馆为依托,以国风穿越和匠心情调为主题,充满了文艺复古的氛围,游客可以寻找到匠心好物、手作精品;比如,宁波西门城楼下的沉浸式古风市集,集古风体验、非遗展示、互动演艺于一体,成为了当地文旅融合的典范;比如,临渭区将市集搬进广场商圈,以非遗作媒,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和打卡……
文化注入新灵魂。乡土文化是乡村集市的鲜明标签,也是乡村集市得以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因此,还需把乡村文化融入传统大集,让老集市焕发出新活力。比如,可将临渭草编、华州皮影、合阳提线木偶等传统非遗技艺嵌入大集,让“赶”大集变为“逛”大集。也可结合本地特点,策划举办民俗活动,让乡亲们在赶大集中体验到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出圈传播跟得上。短视频平台上密集出现赶集Vlog,社交网站不时刷屏的赶集日志,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赶集。不妨借助现代传播渠道,把实惠农特产、特色民俗风情注入其中,获得流量密码,着力讲好大集生动可感、易引发网友共鸣的故事。还可通过网络直播方式,让新农人等群体走到屏幕前,让热气腾腾的年味年俗“飘”进直播间,让全国网友隔着屏幕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大集。
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大集是镶嵌在乡土社会的一颗颗“珍珠”,既散发着历史的悠远气息,又脉动着现代的动感节拍。来吧,乡党们,趁着年味正浓,让我们欢欢喜喜赶大集!
(临渭区委宣传部供稿)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