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王雅 记者 韩永国)编者按:近年来咸阳市政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各界人士,紧扣中心任务,在促进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留下的闪光足迹。为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各界导报刊发“75人话75年”系列报道,深情讲述咸阳政协故事、委员故事,激励广大政协委员同心建功新时代、阔步奋进新征程。
咸阳市政协委员、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高级教师、政教处主任万颖锐
“妈妈!”一位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儿童扑向妈妈并喊道,这是这位母亲听到的第一声“妈妈”,她瞬间潸然泪下,激动地握着老师的手说:“万老师,你真的太不容易了!感谢您对孩子的无私付出!”这看似极为寻常、在普通家庭中每日都能听到的亲切称呼,对于一名身处特殊教育环境中的孩子而言,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
“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
在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有许多这样“特殊”的孩子,同时也有一位默默奉献了近三十年的教师,她叫万颖锐。1998年,大学毕业的她毅然踏上了特殊教育学校的三尺讲台,开启了自己的“特教之路”。
“孩子们刚来的时候,几乎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他们听不见声音,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就连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都需要从零开始教导”,万颖锐坦言自己最初接手这些孩子时,内心十分茫然。面对这些问题,她并没有退缩,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耐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提出,程度较轻的孩子应尽量放入普通学校,因为特殊教育学校属于隔离环境,孩子最终要回到社会,从隔离环境再回到社会有适应过程且发展受限。但在实施过程中,万颖锐发现,一些普通学校因设施不足(如盲生可能磕碰、聋生所需手语软件缺乏等)等各种原因拒绝孩子入学,统一要求这些孩子到特教学校接受教育,这样会导致这些孩子发展受到限制。
基于此,万颖锐提交了《关于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该提案也被选为政协重点提案,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督办。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特殊教育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战略部署位置愈加凸显。
对于如何促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万颖锐有着自己的见解,她建议,要积极发展融合教育,把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起来,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校和教师以融合视角接纳特殊学生,消除教育隔离。让满足随班就读条件的特殊学生能够就近入学,让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相互成就,实现教育的双赢。实行随班就读教师专项培训,组织教师专题培训、获领上岗证书。同时建议,对新任教师开展融合教育通识性培训,确保所有新任教师都具备一定的特殊教育专业素养,从而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咸阳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守三尺讲台,肩负育人使命。万颖锐扎根特殊教育,致力于让残障孩子“拥有如向日葵般灿烂的人生”,在她的悉心教育下,所带的职高班几乎每年都有3-4名学生考上大学,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2024年9月,她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政协委员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万颖锐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今后将继续紧密联系各个特教学校,深入了解特殊孩子家庭的真切需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撰写更优质的提案,让这些特殊孩子以及家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