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老舍古便民服务中心应则沟村是清涧县政协的定点帮扶村。2023年6月以来,清涧县政协驻村工作队立足实际、乘势而为,大力发展酸枣嫁接产业,帮助应则沟村走出了一条红枣产业转型发展的致富之路。
应则沟村全村土地面积3000亩,其中耕地500亩,零散地分布在整个村庄。林地2500亩,几乎全是枣林,虽然是红枣次优生区,却是村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经济产业,然而近些年枣林已经出现了撂荒和病变,若再不转型,危及的不仅是产业,更大的是村民们发展的信心。所以,如何聚焦众多枣林现状做文章?如何化危机为转机、变劣势为优势?这些问题成为应则沟村产业振兴和驻村工作队面临的最大难题。
2023年8月全县重点产业建设现场会召开,酸枣嫁接项目进入全县视野,上喜畔村酸枣嫁接产业的良好收益让应则沟村人倍感振奋。驻村工作队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对接,将发展酸枣嫁接项目提上工作日程。
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治亮告诉记者,实施酸枣嫁接开发项目有“三大利好”:一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二是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实现打工不外出;三是解决枣林闲置问题,让造林不撂荒。
开发项目实施最大的难题是枣林流转,核心却是群众工作。为充分调动村委负责人参与枣林流转工作的积极性,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发展的激励奖励办法》,以实物的形式激励奖励在枣林流转中积极作为的相关人员,同时采取“单独谈心+开会宣传”的形式,顶着烈日一遍遍走访在家农户,一次次拨通外出村民的电话,耐心细致、深入浅出地分析发展形势、宣传利好政策,让村民最终同意流转枣林。
经过努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村民签订了合同,流转枣林1542亩。2023年9月15日,合作社又与清涧道合中药材种植公司签订了枣林流转入股合同,入股期限十年,9月底第一年分红资金兑现到位,村民直接受益15.42万元。
目前,应则沟村形成了“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酸枣嫁接项目全覆盖模式,通过劳力入股、资源入股、合作经营、个户发展等方式,实现了村民稳步增收,村集体产业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枣林流转后,常住农户户均可增收2000元左右,常住劳力和弱劳力可就近务工,收入也有了稳步提升,同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企业合作经营,达产达效后农户还有一部分分红。
应则沟村酸枣嫁接项目的落地生根,将常住农户牢牢镶嵌到产业链上,让村民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业工人转型,进一步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促进了就业,也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记者 许鹏)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