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统战部驻村工作队扎根城关北桥村,深入调研、精准施策,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从民生改善到文化引领,全方位推动北桥村的蜕变,为北桥村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精准施策,摸清村情民意
北桥村位于淳化县城北部,距县城20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10个村民小组。全村有356户1106人,常住人口620人,外出和务工486人,其中脱贫户137户397人。全村耕地面积7663亩,农业生产以种植小麦、玉米、苹果和奶山羊养殖为主,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生产经营和外出务工。该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是典型的偏远乡村。面对的是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收入微薄、思想观念保守的现状。县委统战部委派驻村工作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走遍了北桥村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每一户村民家中。
加强党建,筑牢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几年来驻村工作队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入手,定期组织党员加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教育,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为了改善村里的办公条件,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修缮了村党员活动室和村办公室共11间,硬化了村委会院子560平方米,并配备了电脑6台、打印机2台。并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活动,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扶贫政策方针,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例如,通过播放教育影片、邀请党校老师授课等方式,让党员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同时,注重培养年轻党员和后备干部,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在村里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力量,增强了党组织在村民心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基础先行,筑牢发展根基
要想富,先修路。工作队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17年至2024年共为北桥村硬化路面4条18公里,打破了交通瓶颈,使北桥村农产品能够顺利运出,生产资料能够便捷运入。同时,对村里的水利设施进行修缮机井2个和新建2个,改善了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条件。此外,对村电网进行了升级改造,为村安装路灯210盏,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如今,北桥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为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筑牢了根基。
产业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为了改变北桥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工作队把发展产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北桥村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在突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决定发展蔬菜、养殖和依托天麒公司发展苹果产业。目前全村果树种植1800亩、牛存栏30头,羊存栏620(只)、设施蔬菜大棚32棚,争取慈善协会资金21万元,6年来发展村油葫芦产业2万余亩,脱贫户有产业增收支撑,鼓励支持就业增收,全村外出务工486人,其中脱贫户务工人员178人。公益性岗位安置了18名脱贫劳动力。天麒产业园发展规模化苹果产业园1个1200亩,解决务工人员36人。近年来全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
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工作队始终把村民的冷暖放在心上,致力于改善民生福祉,注重挖掘和传承北桥村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修建了文化广场800平方米,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组织成立了北桥村文艺队,编排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每年举办的北桥村春节晚会,包括民俗表演、文艺晚会等项目,吸引了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通过文化建设,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凝聚了乡村力量,促进了乡村和谐稳定发展。如今的北桥村,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生态保护,打造宜居乡村
北桥村自然风光优美,驻村工作队深知生态环境是最大的财富。积极引导村民树立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村里推行垃圾分类处理,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安排专人负责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对村里河流、山林的保护,制定了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禁止乱砍滥伐和污水排放。通过这些生态保护举措,北桥村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打造出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多年来,县委统战部委派的驻村工作队,让北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北桥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正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大步迈进。(淳化县委统战部)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