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如何以政协之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做好思想引导,全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汉滨区政协给出的答案是坚持人民至上,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展现新作为;坚持发展导向,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贡献力量;坚持履职尽责,在汇聚力量议政建言上挺膺担当。
6月27日,政协安康市汉滨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常委会召开。区政协委员们聚焦汉滨区发展和政协履职尽责等专题,以高质量建言各抒己见、寻求共识,努力把思想火花汇聚成发展火炬。
立足形势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汉滨区政协积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向“新”发力,逐“质”而行,为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发展与递进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在政协安康市汉滨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常委会上,邀请了中共安康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付颖同志作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培训。全面系统的解读,以高远的视野、详实的数据、充分的例证全面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缘起、含义、形成、特点,让参会的全体政协委员从“新”和“质”两个方面进一步理解了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
2024年以来,汉滨区政协领导班子牵头组织调研计划7项,服务汉滨区经济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目前已完成牛蹄岭红色文化旅游建设及运营情况调研1项,龙王泉富硒水发展、汉调二黄非遗传承保护等其他6项调研事项正在按计划推进。
汉滨区政协坚持把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政协工作的一大重要目标,积极聚焦以新质生产力释放“制造”新动能、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深化政策性和对策性研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敢为善为,引领带动更多的企业向“新”而行,跑出发展“加速度”。
聚焦发展 积极履职尽责显成效
“通过走访活动形成提案和社情民意,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矛盾,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委员们积极深入基层社区进行走访调研,组织群众召开读书会、座谈会,耐心倾听、解答群众困惑,服务民生改善、助推地方发展,真正体现了政协工作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的暖心举措。”
今年以来,汉滨区政协深化全程协商,着力提升自身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的能力,抓实“提、立、办、督、协”各环节,走进基层群众、走入社区一线,积极做好调研、提案、文史编撰、信息宣传等工作,并在基层工作过程中引导广大委员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民生实事办好办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尤其是提案方面,三次会议共收到提案355件,立案234件。目前,已召开了全区提案交办会,组织提案办理交办会8场次,开展集中督查1次。
发挥专长 委员工作室强阵地
在发展的过程中,汉滨区政协通过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聚焦党委、政府所需,围绕群众所盼,极大地激发出委员履职实践内生动力。政协安康市汉滨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常委会上,委员工作室积极做交流发言与经验分享,不断拓宽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的有益探索。
晏长丽委员工作室积极参与人民调解室民事纠纷案件调解,依托委员企业优质的医疗资源,定期为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健康知识、急救培训专题讲座,创建“走基层、送健康”晏长丽委员工作室的特色品牌;张永华委员工作室连同工作室12名政协委员形成社会爱心服务团队,面向全市积极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讲;妇联界别委员工作室把带动妇女创业和帮扶困难儿童作为工作室工作的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中共界别委员工作室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委员共读书”“委员走基层”等系列活动,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委员工作室”。
汉滨区各政协委员工作室深度分析其界别、专业、行业特色和所具备的优势资源,发挥好联系一个界别、辐射一个区域、带动一个领域作用,不断让委员工作室日渐成为接地气、知民情、解民忧、聚民心的重要平台。(实习记者 庞浩楠 通讯员 李东 记者 唐冰)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