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立足定边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有效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2月24日,在榆林市定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6名委员带着事关定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改善群众民生福祉的意见建议走上了大会发言台,10位委员作了书面发言。这些大会发言因调研有深度、分析有力度、对策有高度,而备受与会人员好评。
王亚甫委员在发言中表示,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意识欠缺、质量认证滞后是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短板,制定品牌强县战略,打造区域知名品牌,提升产业发展能级,能有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窦智川委员在发言中建议,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提高竞争实力、加强监督管理、推动集群发展,破解消纳压力、审批单位多、项目进度慢等问题,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未成年人24人,做出附条件不起诉9人,不起诉6人,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被行政处罚18人。”王菲委员在发言中呼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网络,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形成遵纪守法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定边有红色革命遗址遗迹、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0处,如中央红军长征入陕第一站、中共中央党校在定边办学、安边起义、359旅定边打盐等,是榆林市红色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区之一。高璇委员在发言中倡导,组建红色文化人才队伍,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探索红色文化发展路径,提升红色文化时代价值,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中国红”“定边红”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是关系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工程,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民生工程。”马星委员在发言中建议,以“倾斜农村、倾斜薄弱、倾斜业务”为原则,建立城区和农村教师互动交流机制,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如何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武志龙委员在发言中提议,通过扩大中医诊疗项目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切实促进中医药诊疗方法的推广应用。
倾听民声、献计民生,展望未来。委员们的发言既站位定边发展大局,又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不仅有“数”值,更有“言”值,充分体现了委员们脚踏实地的调研作风和炽热的为民情怀,为县委、县政府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记者 许鹏 通讯员 王国丽)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