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白小芳 记者 贺鹏飞)12月12日,延安市政协提案委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市果业局负责同志,就"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进行专题协商。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光远主持并讲话。
会上,市政协副主席任建新就前期调研介绍了有关情况,与会委员提出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今年,市政协紧扣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由任建新带队,提案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先后赴吴起、延川、子长、安塞、甘泉、富县、宜川、洛川、黄陵等县(市)区,以及宝鸡、渭南等苹果先进产区考察学习,详细了解优质种苗生产供给、苹果新型栽培技术、出口企业培育、苹果出口、深加工等情况。
据了解全市13个县(市、区)全部为省级优质苹果基地县。2022年,全市苹果总面积331.6万亩,产量431.8万吨,鲜果产值240.5亿元,面积、产量均居陕西省第一位。建成10个试验站(院、所),与济南果品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全省第一家苹果研究院。全市现有果业企业609家,果业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21家、家庭农场9818家,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苹果产地批发市场、西部最大的苹果农资城、全国唯一的苹果城。在2023第八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延安苹果”品牌价值以82.99亿元居全国苹果类第二,成为全国消费者喜爱的区域公用品牌。“洛川苹果”以687.27亿元位居全国水果类价值榜首。延安苹果以区域品牌身份六次登上太空,被赋予“飞天苹果”和最牛的“天宫订单”,2022年苹果电商销售总额超过30亿元,位列全省水果网络销售第二、苹果销售第一。
虽然延安市苹果产业发展效果显著,但是仍然存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布局结构亟需优化、综合效益有待提高、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和出口实力不强、服务管理体系弱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延安市政协委员苏雅琳说:“现在从事果园劳动的主要以妇女、老人居多,年轻人大多在城里打工,不愿意回乡管理果园,果农专业技术不达标。”对于劳动力的老龄化和人才的缺失,她提出政府应出台引进高端优秀果业技术的相关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来延安施展才华,同时对农民加大培训力度,以农带农,保证果农都能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为延安苹果产业建功立业。
“有市场就有竞争,陕西苹果的竞争压力来自山东、河北、甘肃等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延安苹果仅依靠品质和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市政协委员白应飞说,他提出,应全方位结合先进的营销模式,合理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将延安苹果产区的地理优势与延安旅游结合起来。
杨光远听取了委员们的建议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南沟村调研时的重要讲话,是对延安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的充分肯定,给延安市持续推进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他指出,要解放思想、改变思路,充分使用好中省市各相关政策,群策群力支持全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全面统筹,企业化运营,坚持市场化导向,朝集约化方向发展。要加大政府推动力度,整合各方资源,力争把延安苹果产业由“品牌”转为“名牌”。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