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真言”推动高质量“大发展” ——洋县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小记

2023-03-02 08:42:59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2月27日,在洋县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结合各自界别和工作实践,紧盯高质量发展中的瓶颈、民生热点踊跃发言,积极献策,以实际行动为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谢昊天 通讯员 靳深 张莉)2月27日,在洋县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结合各自界别和工作实践,紧盯高质量发展中的瓶颈、民生热点踊跃发言,积极献策,以实际行动为高质量发展“鼓与呼”。

通讯员 靳深 摄

  蒙凌云委员是洋县中医院的一名医生,一直十分关注中医学守正创新问题。“中医医学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来在守护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县级及镇村基层医院,面临中医人才匮乏和医术传承的严峻形势。”蒙凌云建议,利用社团课,在县域中小学开设中医学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爱护、传承祖国医学的远大志向;建立中医专业学生定向培养回原籍服务制度,畅通中医药人员职称晋升评聘“绿色”通道,设立中医药人才专项基金,建立县级中医专家人才数据库,简化“乡土中医”“名老中医”认证程序,不断扩展补充基层医院中医人才队伍,更好服务群众。

  “书香政协·鹮悦读”是洋县政协聚力打造的一张靓丽名片,读书品牌外溢效应十分明显,社会上评价很好。牟靖蓉委员建议,把书香政协活动普及到全社会,辐射到每个家庭,带动每一个单位,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构建良好的社会文明生态,助力建设书香型社会。

  洋县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20多个,全县已经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善的中、省、市、县、镇五级非遗保护体系。赵学勇委员对洋县丰富的非遗文化情有独钟,他建议,非遗保护要两手抓,一手抓传承,要进校园上课表,培养学生浓厚兴趣,从娃娃里面挑选接班人和传承人;一手抓普及,充分利用文化下乡、汇报演出、油菜花节、梨花节等契机,精选非遗节目作为压轴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做大做强做响洋县非遗品牌,不断增强洋县非遗项目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华英委员致力于鸟类保护二十多年,是远近闻名的鸟类“专家”,也是洋县观鸟经济模式的创立者和发起人之一。华英在近几年的实际调查中发现,随着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大坝的建成和蓄水,汉江沿岸金水流域及其支流的多个湿地可能被淹没,届时朱鹮觅食区范围将会缩小,势必导致朱鹮离开洋县迁徙到毗邻的陇南、川北一带。而洋县作为朱鹮保护的发现地和核心区,将面临着“朱鹮数量减少甚至无朱鹮可观”窘况,实属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华英建议,进一步拓展并保护好现有的湿地,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快八里关镇观鸟小镇的建设步伐。“观鸟经济是一种绿色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完全符合‘两山论’的理念要求,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袋子’,需要抓紧论证开工实施。”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大者”。高伟作为一名从事粮食收购与仓储的政协委员,他建议,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做到良田粮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生命线。要绝对保证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国家指导收购价格,提高耕地补贴标准,让利于民,调动社会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要严厉处置撂荒、弃耕土地行为,鼓励种粮大户或生产企业流转土地。要不断提高粮食储存能力与技术更新,确保大国粮仓安全。

  “锚定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功能定位,擦亮有机产业金字招牌。”黄红娟委员建议,县域有机产品企业要“攥成一个拳头”,扩大品牌化集约效应,建立健全涵盖全县的有机产品质量认证与监管体系,做大做强“朱鹮之原·有机洋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不断提高有机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把洋县的五彩米、谢村黄酒、挂面、粉条、红薯、黄金梨、土蜂蜜等特色产品推介出去,真正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委员们一致表示,要倍加珍惜委员荣誉,把“履职建言”写在洋县这片热土上、写进群众心坎里,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铮铮誓言。要练就过硬本领,展现政协委员新作为和新担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编辑: 史青青

相关热词: 洋县政协 委员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