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新闻网讯(记者 蒋维博)律回春渐,新元肇启。1月29日上午,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出席政协铜川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各界别政协委员陆续抵达驻地报到,铜川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今年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一年,对于协商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推动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意义重大。记者了解到,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委员们都做了精心准备,提前调研收集社情民意,积极撰写提案。
“今年准备了什么新提案?”“去年的提案反馈情况如何?”“大会上你想探讨什么话题?”报到现场,委员们一见面就直奔主题,话语间关注的都是发展要务和民生实事,句句热议透露出阵阵暖意。
政协委员郝亚丰早早前来报到,带来了《关于加快秦创原铜川创新谷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提案,他告诉记者:“把构建铜川全域秦创原作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以加速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主线,以重点产业链为统揽,以创建国家高新区、省级农高区为承载,着力打造我省秦创原发展先行示范区。”
去年9月,铜川获批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建设立足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实际,围绕“城市转型”和“乡村振兴”两大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作为金融专家,任晓龙委员带来了推动普惠金融试验区创建工作落实落细的一系列建议,“探索普惠金融发展基金支持农信社改制的有效模式,大力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他说。
近两年来,铜川市通过争取并置换了16.94万吨铸造产能指标,按照“绿色、智能、共享”的发展理念,建成西北五省唯一规模化的铸造产业园——铜川印台绿色铸造产业园。铸造被称为“工业之母”,为了能将该产业做大做强,来自印台区的刘斌委员带来了《盘活闲置资源培育百亿绿色铸造产业》提案,为培育超百亿产值绿色铸造产业鼓与呼。
耀州窑是中国北方的四大名窑之一,炉火绵延1400余年,在中国陶瓷烧造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全面振兴耀瓷产业,推进耀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郭玉锋委员经过深入调研,认真撰写提案,从人才培养、产业培育、品牌建设等6个方面给出一揽子对策,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贡献委员智慧。
铜川因煤而兴,因矿建市,其孕育的矿工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厚植在每一个市民心中。前来报到的毛同军委员建议:深挖煤炭工业文化精髓,打造“三里洞工业遗址公园——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路遥文化纪念馆”煤炭工业文化旅游专线,推动全域旅游进一步发展。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黄宏显委员建议,将赵氏河流域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与山水林田湖草、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打造成“城市会客厅”。
“在这春暖花开、疫情尽散的美好时刻,我们共商铜川发展大计,感触城市发展脉搏,凝聚奋进前行之力,在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报到现场,邢刚委员激动地说到。
“尽快给农村配足配齐指氧仪”“完善公共服务消除生养 ‘三孩’顾虑”“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开办社区食堂解决老年人就餐不便问题”……围绕群众关心的健康、教育、养老等民生改善问题,路会玲、郭春丽、杨旭、许超等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大家纷纷表示,政协委员荣誉在身、责任在肩,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定会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围绕铜川发展大计和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建真言、献良策,为谱写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 穆小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