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心”动能 推动陕西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11-10 08:35:35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今年以来,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围绕“促进我省普惠性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组织开展了月度协商专项调研,实地走访西安、汉中、铜川等地,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随着调研逐渐深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调研组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之一。...

  今年以来,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围绕“促进我省普惠性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组织开展了月度协商专项调研,实地走访西安、汉中、铜川等地,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随着调研逐渐深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调研组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之一。

  被“隐形”忽视的“小事”

  “不想去幼儿园”“上厕所不敢跟老师说”“喜欢一个人玩” ……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以上问题都是孩子初入幼儿园时会遇到的心理“门槛”。

  从表面上看,这些似乎是普通琐碎的小事,大部分孩子很快就能适应并“渐入佳境”“如鱼得水”。但总有些“特殊”的孩子,会花很久时间甚至一直无法克服。

  “问题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西京医院儿童心理行为保健中心负责人汪萍教授表示,3-6岁的学龄前儿童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由于智力水平、语言表达、行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幼儿调节和管理情绪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在孩子焦虑、哭闹甚至过度沉默的时候,也正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理解和帮助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识别或“隐形”忽略,会导致愈演愈烈的心理问题。

  在网上关于“幼儿心理”的相关话题中,一位名为“娇女娘”的网友说,自己小时候因为分离焦虑,最终放弃了上幼儿园,“从小就特别恋家,干什么都依赖父母,他们还怪我脾气太倔。”另一位名为“一把荒芜”的网友说,自己曾是一名孤独自卑的留守儿童,“那时候幼儿园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也就限于吃饱、穿暖、不乱跑。”还有一位名为“小兔子不乖”的网友说,她每次犯错后会用自残来惩罚自己,“我好像天生就爱跟自己较劲,也不懂得如何排解情绪。”

  “身心健康,是衡量学前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尺。”省儿童心理学会副会长姜西润介绍,经过学会专家长期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出现的抑郁、厌学、自残等问题,究其根源,绝大部分与学前段的某种缺失有关。“3-6岁是孩子们建立认知、端正品性、调适身心的关键期。抓住这个重要时机,孩子将受益终身。”姜西润指出。

  为学前教育注入“心”动能

  由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据了解,目前,我省已成立儿童心理学会,帮助全省近千所幼儿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夯实基础、构建闭环。据西安市第一保育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王淑君介绍,该院已建立了覆盖全员的心理健康档案和动态分析筛查机制,针对一般性、普遍性心理问题,做好相应的课程研发及活动设计;针对较为严重、特殊的心理个案,在科学研判基础上制定干预方案。完善的工作闭环,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科学的引导和保护。

  面向学龄前儿童实施心理教育和干预,对专业性、科学性和精准度要求很高。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幼儿园需要培养自己的心理健康专业力量。据未央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吴娟介绍,去年西安市未央区启动学前教育“青春护航.阳光师幼”心理健康行动,通过省儿童心理学会,为全区60余所幼儿园派遣了驻校心理健康指导师,帮助幼儿园建章立制、培养师资。

  在自主培养的同时,幼儿园也可引入外部专业力量,帮助园所快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园长李媛介绍,该园与省儿童心理学会合作开展“积极心态,阳光师幼”系列活动,依托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团队,通过树立积极认知、塑造乐观特质、唤醒正面情绪等途径,缓解职场压力,调适心理状态,保障身心健康。

  “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发现,儿童心理问题尤其是中重度心理疾患,与家庭教育的相关度接近100%。为此,我们在参与幼儿园心理健康工作过程中,同步引入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家庭教育辅导课程,帮助广大家长科学施教,并与幼儿园做好配合。”姜西润介绍,目前,西安市莲湖区民族幼儿园等一批园所已经办起比较成熟的家长课堂,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家长沙龙、亲子工作坊等活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理念,改善幼儿家庭教育环境,提升家园共育水平。

  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差异

  “现在很多家长过度内卷,带孩子报班学习小学课程,把学前教育变成了‘提前’教育。”省儿童心理学会会长周苏鹏表示,机械化的重复学习虽然在一开始成效明显,但由于缺乏兴趣的引导,几年后,孩子的成绩可能呈“断崖式”下滑,甚至造成厌学等心理问题。

  2021年,省儿童心理学会对全省10个市、712所幼儿园、23435名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做了调研,一般性心理问题检出率近25%,存在某种心理障碍或倾向的占8%,重度心理疾患占1%。

  在研究中,周苏鹏发现,许多发达国家将幼儿教学和幼儿心理并重,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幼儿心理评估和指导体系。“比如一个孩子总是喜欢一个人玩积木。”周苏鹏举例说,老师会详细跟踪记录他的行为,并在过程性评价中,更倾向于用“孩子具有很强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建筑兴趣浓厚”等描述性语言,代替孤僻、内向、不合群等“标签化”评价词语。“这样会更有利于家长及时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甚至影响孩子未来的择业方向。”他表示。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周苏鹏呼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近年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但周苏鹏在调研中还发现,在我省一些乡村幼儿园存在幼儿心理教育机制、课程、师资和软硬件建设不足,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希望在政策面给予更多帮扶和引导。”他满怀期待。(记者 赵婧 殷博华 刘艳宇)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学前教育 普惠性幼儿园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