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商洛市政协常委会会议进行“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专题议政协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会前,市政协主席王宁岗带领主席会议成员、部分政协常委和委员、有关市直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开展了实地调研,各县区政协也围绕协商课题开展了自主调研,为常委会集中议政协商提供了丰富素材,做好了充分准备。
立足规划设计,打好乡村建设“提纲”
2021年,商洛市委、市政府按照“全域思维、全域谋划、全域整治、全域推进、全域提升”的要求,从2021年8月开始至2023年6月结束,在98个镇(办)1295个行政村和社区,开展秦岭山水乡村建设。
一年多来,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总结的建设经验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推广。
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是一篇大文章,要“打好提纲”,少走弯路、不走错路。镇安县政协主席杨清平建议,要执好乡村规划之笔,在科学规划、标准制定、分类指导、抓点示范上做文章,逐村(社区)编制规划,制定建设标准,建设各具特色的秦岭山水乡村。
“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不是标准化的产品,要避免千村一面,‘一窝蜂’运动式的搞建设。”丹凤县政协主席王舒建议,按照城乡布局相统一、公共服务相一致、基础设施相匹配的要求,开展“多归合一”试点,落实“一村一规划”,分区分类逐步提升,避免资源浪费。
“村民是秦岭山水乡村的主人,搞好秦岭山水乡村建设,要尊重民意。”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闫亚军在发言时表示,要规划要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尊重村民意愿,从“人民期盼”出发,以“人民满意”落脚,让广大农民在建设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市政协常委、洛南县副县长张玉建议,规划建设要结合当地自然特色和人文风情,保护好村镇的自然、历史、文化等特色资源,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在留住青山绿水的同时,守护住乡愁。
立足生态保护,持续提升人居环境
建设秦岭山水乡村,改善人居环境是重点,也是难点。
山阳县政协主席王昕认为,要坚持治理为基,充分发挥“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作用,依据人口规模、村庄数量等因素,完善相关指导性文件,构建规范化常态化的环境管护运行体系,实现人居环境整治有人抓有人管,无盲区无死角。
巩固“环治”效果,要在正视弥补“短板”上下功夫。市政协委员、商南县畜牧兽医中心副主任叶华明建议,持续开展养殖污染整治行动和村庄清洁整治行动,通过科学激励引导、政策补贴、积分奖励、“红黑榜”曝光相结合的手段,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秦岭山水乡村,建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市政协委员、柞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家祯建议各地按照“县级主抓、镇街落实、村为单元、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原则,建立起“有人抓、有制度、有队伍、有监督、有奖惩”的“五有”秦岭山水乡村管护体制机制,真正让村庄村颜永驻。
柞水县政协主席王博建议,要把巩固建设成果固化成为群众的一种习惯,实现从“政府干群众看”到“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有效转变,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共建、共护、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守护好青山,保护好绿水。
立足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商洛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秦岭山水乡村。
要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商南县政协主席张贤慧认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关键是要做好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与生态经济的有效衔接,将其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抢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政策机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精选项目、培育产业。
商州区政协主席闫争民建议,要紧紧抓牢产业振兴这一主线,立足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农业+旅游、康养、休闲”等新产业、新业态,提升秦岭山水乡村的核心竞争力。
洛南县政协主席李江峰建议,依托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完善农产品网上交易会等多元化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多元化产业,实现“产销直达”“农宅对接”,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市政协常委、陕西蓝晟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蓝舰建议,重点扶持创业型和解决就业型中小微企业,发展与商洛“十四五”规划相关的产业,如农产品整合营销、中医药研发、医养融合等相关企业,建设秦岭山水乡村,助推“一都四区”。
“建议全市设立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产业发展要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建议出台柔性引进人才实施办法。”“要强化宣传,使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深入人心。”……
与会委员们围绕“秦岭山水乡村建设”议题,经过会前调研、会中讨论,形成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建言成果,将搭乘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议政这趟“专列”直抵决策层,为商洛市委、市政府下一步建设秦岭山水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参考。(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周昭辰)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