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服务乡村振兴组合拳——专访安康市政协常委、安康乡村振兴空间负责人孔令旗

2022-03-30 16:16:52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专访安康市政协常委、安康乡村振兴空间负责人孔令旗...

  实习记者 陈昭宇 通讯员 宋欢 陈鹏 记者 唐冰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安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今年安康市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后五年提出“五个坚持”总体思路,要求“扎实做好巩固衔接,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厚植绿色发展优势;稳定市场夯实基础,充分就业促进增收”。面对责任更大、使命更光荣的重任,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如何从关键着力点上破局开局,安康市第五届政协常委、委员孔令旗等多名委员提出一系列提案,建议聚焦安康“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在把握机遇中应对挑战,着力在强链、延链、补链上狠下功夫,打好服务乡村振兴组合拳,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记者:孔委员:您好!从安康扶贫空间到陕西扶贫空间,再到安康乡村振兴空间,您和您的团队坚持线上与线下相融合,建成运营20多个电商平台,既有效助力了脱贫攻坚和安康富硒产业发展,又引领带动了安康电商产业、特别是农村电商化发展。我关注到,今年您其中一个提案是加快推进电商产业园建设,请问您是如何考虑的?

  孔令旗:受区位、人才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目前安康电商平台相对分散,虽有一定的基础,却不成气候。随着安康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的持续推进,亟待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电商,融合打造立足安康全境、辐射陕南三市的电子商务聚集区,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新载体。

  第一,要加速规模化。政府应抓紧完善农村电商发展建设指导意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协同政府部门、农村电商企业、农户、传统经销商、农合社等多方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目前,安康高新区拥有安康秦巴众创空间、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一批国字号孵化平台,特别是安康乡村振兴空间电商扶贫工程已获得2项国家级案例,其下设电商运营(孵化)、电商产业大数据等六大中心,具备电商示范园软、硬件要素需求。为此,我们建议本着集成增效的原则,立足安康高新区独特区位优势和现有的电商产业发展基础,在安康乡村振兴空间基础上建设安康市电商产业园。

  第二,要推进品牌化。调整完善农村电商产业园区空间规划,打造一批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生态精品网销品牌,打响安康知名农村电商品牌。以品牌建设为引领,着力培育安康富硒优势产业,对产品进行深度包装,推动“旅游+电商+农产品销售”模式,持续完善农特产品质量追溯和检测体系。

  第三,要注重系统化。主要指政策和配套系统化。一方面,要以更大力度的政策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减负。加大农村电商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考虑创设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强化农村电商发展的资本保障;制定创业资助政策,吸引大学生进行农村电商创业;鼓励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团队发展农村电商,明确具体的资助金额;制定农村电商评优奖励政策,助力农村电商的经营主体。另一方面,以更大强度的服务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挖潜。整合农村电商物流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优化农村交通运输网络,降低农村电商向村组和社区延伸业务的边际成本;针对农村电商扩张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推进农村电商企业参保,按照产业收益固定提取和财政等额补贴等方式筹集农村电商产业风险防控基金。此外,还要结合推进“归雁经济”战略落地,加快电商人才培养。

  记者:刚才,您已经讲到了“归雁经济”。请您谈一谈您为什么要在安康高新区打造安康“归雁经济”产业园(孵化园),以及怎样打造一个高标准的园区?

  孔令旗:关于为什么要在安康高新区打造安康“归雁经济”产业园(孵化园),主要有三点考虑:一是发展有需要。近年来,随着安康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我市在外人员返乡创业意愿强烈、势头强劲,将加快发展“归雁经济”作为安康发展的重要战略进行布局。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定方向、优环境、给政策、强保障,亟待一支专业化队伍以公益心态、市场手段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高质量服务“归雁经济”发展。

  二是整合有必要。目前,安康返乡创业园区分散且规模较小,多以租金作为重要盈利来源,普遍专业化程度不高,存在商业运作不成熟、持续盈利困难等问题,有些创业园服务仅停留在提供平台的初级层面,有的甚至没有实际开展创业扶持服务。亟待整合、规范安康返乡创业平台发展,集成打造安康“归雁经济”产业园(孵化园),以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返乡创客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三是市场有需求。一方面,打造安康“归雁经济”产业园(孵化园),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载体,能够把发展“归雁经济”、汇聚“归雁力量”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紧密结合,有序引导返乡人员办企业、兴产业、创事业;另一方面,打造安康“归雁经济”产业园(孵化园),能够充分发挥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大学生创业园龙头引领作用,把其他创业孵化基地纳入服务“归雁经济”的重要一环,形成集聚、集群效应,实现资源共享、发展互惠。

  关于怎样建设更高标准的“归雁经济”产业园(孵化园),也有三点不成熟的建议。一是要突出园区引领,打造服务枢纽。可以安康高新区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安康秦巴众创空间、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安康乡村振兴空间为基础,集成打造安康“归雁经济”产业园(孵化园),强化示范引领作用。以“园中园”“飞地经济”、功能拓展等方式整合发展现有返乡创业园,为返乡创业企业提供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和办公研发场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返乡创业优势产业集群。同时,加强返乡创业园区的管理,对已认定的园区实行不定期监督考核机制,取缔无作为、不作为的返乡创业园区。

  二是坚持放水养鱼,完善政策配套。研究出台鼓励激励“归雁经济”产业园(孵化园)及入驻企业发展的一揽子措施,通过无偿提供或低价出租等方式,为“归雁经济”产业园(孵化园)提供企业用地或进行一次性房屋租金奖补,并给予一定的活动、服务补贴;依据《中共安康市委 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归雁经济”的指导意见》,为返乡入乡企业和人员兑现落实“五免六补”普惠性政策,提供“四优先”暖心关怀服务等。

  三是强化综合保障,提高服务质量。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园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司、电商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生产服务类企业参与返乡创业园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服务返乡创业园建设的金融产品。鼓励发展潜力大、入驻企业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返乡创业示范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对符合条件的予以适当支持。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双创基地、众创空间、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与返乡创业园共建共享用工对接、人员培训、创业孵化、诊断咨询等服务。

  记者:无论是打造农村电商产业园还是“归雁经济”产业园,都是为产业发展服务的。我们了解到,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产业强市”战略,并将富硒产业作为千亿“立市之业”的首位产业,全力打造“中国富硒产业强市”。请问您对安康富硒产业发展还有什么建议?

  孔令旗:近年来,安康将富硒产业作为千亿“立市之业”的首位产业,聚焦富硒六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中国富硒产业强市”,但缺乏与之配套的富硒产业大数据平台,对全市富硒产业数据资源进行统筹、协调、聚集和利用,导致产业发展还存在信息壁垒和发展不集中、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为此,我们建议加快建设集成全市的安康市富硒产业大数据平台,通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全方位助力安康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机制。建议数据平台由市富硒产业办指导建设,协调各行业部门配合搭建,政府给予人、才、物充足保障,并委托专业的大数据运管团队进行开发、维护和日常运营管理,以市场化机制推向市场,实现富硒产业数据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二是转变开发方式、满足两端需求。按照“展示、交易、服务、指挥”四大功能定位,开发安康市富硒产业大数据平台,集富硒产业数据汇总、政务管理、产业分析、成果转化、诚信监管、产品溯源、展示交易、宣传推广、咨询服务、远程指导等功能于一体,同步满足政府管理与市场应用两端需求。

  三是打通数据壁垒、整合跨界资源。整合安康已建成的信用平台、市政务云、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富硒产品追溯平台、安康乡村振兴空间大数据平台等富硒产业有关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搭建安康市富硒产业大数据平台,建立智慧管理服务体系。

  四是设立专项预算、激荡源头活水。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大数据平台软硬件建设和相关扶持奖励政策兑现。同时,加强硒元素的科普宣传力度,加强富硒产品品牌建设,并加大科研投入,开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富硒食品。

  记者:产业振兴关键在于市场。更关键的还在于,产业既能适应市场,还能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这就是能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安排就业的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安排就业是产业发展的要旨,同时也是瓶颈。除了大力发展产业外,请问您对推动就业帮扶还有哪些意见建议?

  孔令旗:我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收入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做好就业帮扶,既是落实 “六稳”“六保”任务的现实需要,又是安康发展“归雁经济”、推动产业强市战略的落地举措,应当充分用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匹配供需、精准高效的专业优势,以人力资源大数据为基础,在就业和招聘供需两端寻找结合点、发力点和突破点,以高质量就业帮扶为安康“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提供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支撑。

  第一,打造大数据服务平台,促进人岗精准对接。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劳动力供需之间的高效精准匹配作用,打造市县镇村四级网络数据信息系统,收录全市适龄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基础技能、就业失业等信息,实现全范围、全对象、全指标的动态监测。政府有关部门可通过分类指导、技能培训、求职补贴、创业孵化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求职者实现多渠道就业,并在就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就业困难群体给予优先推荐。由各县(市、区)人社局组织专人配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劳动力排查,核实求职者的就业状况、就业愿望、培训意愿等基础信息,数据从市、县、镇、村、户再落实到人,从监测户做起逐步扩大到覆盖所有农村劳动力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以市本级为统领,形成全市统一的人力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

  第二,推进创业载体建设,打造标准化服务体系。一方面,坚持培育企业、促进就业并举,建设标准化“归雁经济”产业园(孵化园)、电商产业园,构建为创业主体提供登记注册、税收社保缴纳、人力资源服务、财务法务事务代理,以及融资贷款、创业技能提升培训、专家导师指导等标准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围绕最大限度发挥我市生态资源禀赋,构筑“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以创业扶产业”的内生内化服务体系。特别注重集聚科技创新因素,补链强链延链,填补技术、人才、营销短板,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适销对路的产业和产品,推进乡村产业升级。

  第三,完善综合配套保障,提高就业帮扶有效性。比如,落实专项经费保障,鼓励平台机构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利用各类渠道、资源要素加大对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精准帮扶;又如,按照“控制总量、适度开发”的原则,在乡村建设、疫情防控、村级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发公益岗位,保持乡村公益岗位规模总体稳定。在各县(市、区)增设就业服务信息员岗位,定期收集辖区内常住人口家庭劳动力年龄结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技术特长、求职意向等信息,交由就业帮扶平台大数据中心更新汇总并建立信息数据库,动态跟踪管理;通过及时更新和发布劳务用工信息,让广发求职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劳务用工信息,并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就业困难群体。再如,加强与结对帮扶地区的沟通交流,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通过大数据平台模糊检索,再精准匹配,实现与协作帮扶地区劳动力输出工作。

  记者:看得出来,孔委员作为连续两届的资深政协委员,对安康可谓是爱之深、爱之切,对方方面面的发展都有思考。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持续,请您结合推进乡村振兴,谈一谈如何帮助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渡过难关?

  孔令旗:这个问题很好。从相关部门数据看,目前,全市3108个扶贫产品进入《全国扶贫产品目录》,消费帮扶各类产品总价值达119.836亿元,累计销售扶贫产品达29.243亿元,其中2021年销售扶贫产品15.72亿元,消费帮扶已成为我市应对疫情影响、巩固脱贫成果、加快产业兴市的重要举措。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预算单位预留份额偏低。中省财要求各级预算单位要按照不低于10%的预留比例支持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但从以往数据看,各单位往往只预留10%比例。二是市场监管存在薄弱环节。表现为市场上扶贫产品货源价格、质量参差不齐,个别产品价格高、质量以次充好,消费者体验感较差;也有个别商超假借消费扶贫的名义夸大宣传,表面为帮扶单位办理消费帮扶提货卡,实则销售非扶贫产品。三是消费帮扶主题相对单一,社会参与面、参与度不高。企事业单位、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各界参与消费帮扶积极性不高,仅靠预算单位工会有限的资金采购,难以支撑长期多批次的支出。

  授人以渔,也要不忘授人以鱼。当前,要进一步统筹调动各方资源做好本地消费帮扶引导组织服务工作。特别要着力解决好消费扶贫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建议:一是鼓励各单位提高预留份额。充分考虑当前疫情形势下,我市农产品不同程度存在滞销等实际,倡导安康本地预算单位、工会、食堂预留不低于30%的专项比例支持安康本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帮助本地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助力脱贫户稳定就业增收。二是开展消费帮扶专项整治。加强农产品质量、价格管理,强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信用监管,对夸大宣传、虚抬价格、以次充好的行为严肃查处。同时,着力整顿大型商超巧立名目、虚假办卡行为,推进消费帮扶市场健康发展。三是出台消费帮扶激励机制。研究出台消费帮扶奖惩激励一揽子措施,对参与消费帮扶有特殊贡献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消费帮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示范平台、企业,给予一定项目和资金扶持,鼓励其在公共品牌培育、供应链建设、消费帮扶产品质量提升、宣传推介和农产品产销对接上久久为功。四是整合现有平台和品牌开展宣传。充分调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苏陕协作、东西部协作、中省定点帮扶单位资源,依托全市已有重点平台,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农特产品推介销售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平台、企业通过线上线下多元方式主动出击,带动消费帮扶产品多渠道销售,提升安康农特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孔令旗 政协常委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