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延安市政协委员马金龙认为,增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学校教育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他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因此造成的压力和危机意识也在向校园传递。而现阶段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性格任性,心理抗压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疏导,很容易造成心理缺陷等永久性的心理障碍。个别学生甚至表现为离家出走、走极端等现象。
马金龙委员 实习记者 曹华璞 摄
“成功的教育应该让受教育者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分清真、善、美、丑,学会如何生存和发展。”马金龙说,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结合延安市一直以来实施的相关教育政策,应该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让教育理性回归到素质教育的本质:围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开展的教育。
马金龙建议: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承认学生心理问题或多或少存在的客观现实,进而在教学实践中改变观念,科学平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在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时,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学校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尽可能创条件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师要多向家长反馈学生更多的学校表现,让家长第一时间掌握孩子心理状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形成合力。(实习记者 曹华璞 记者 何欣润)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