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是丹凤县政协2021年度重点协商课题之一。围绕这一协商主题,12月1日,由丹凤县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资源环境委组织,县政协副主席石磊带领部分县政协委员,就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先后走进老旧小区改造西苑片区一期县房管所、酒厂、县四套班子等十三栋家属楼,北新街老街片区二期工程教体局家属楼南北楼、县人大家属楼、水利局家属楼、委党校家属楼,三期工程县林业局家属楼、县电信局家属楼施工现场,实地查看了部分老旧小区改造情况。委员们对老旧小区改造在提升“硬件”的基础上,持续抓好治理“软件”,内外兼修的“新思路”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丹凤县政府介绍了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有关情况。
据介绍,丹凤县政府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小区配套基础设施不全、功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共列入国家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项目9个,涉及4个片区65个小区2061套住宅,总面积17万平方米。目前已到位中省补助资金7085万元,实施了西苑、老街、北新街、东街4个片区老旧住宅28栋,其中西苑片区、水利局等21栋住宅楼6.1万平米已完成改造内容,北新街片区、西苑小区7栋住宅楼已全面开工,正在进行屋顶防水及墙面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心工程,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开展拆违拆临、绿化美化等工作,老旧小区环境秩序进一步得到规范,小区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获得明显提升。但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仍面临政策不完善、实施难度大、业主意见不统一等一些困难和问题。”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牵头部门参会,县房产管理中心负责人吴德军介绍了目前老旧小区改造的基本情况。
民心所向,施政所望,人民政协为人民。委员们针对存在问题,就进一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的标准标尺。”县政协委员、第三幼儿园园长姚佳建议,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聚焦改造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做到既重‘面子’更重‘里子’,不断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西苑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属于全县的试点项目。”县政协常委、县政协经济委主任彭红丹建议,“应高层次、高标准、高质量打造,让各小区看到打造后的闪光点,使得小区群众真正体会到改造后面貌的更新和生活的舒畅,从而带动更多的群众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各种线路老化严重等问题,尤其是居民停车难问题亟待缓解。”县政协委员、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赵星建议,老旧小区改造要坚持退绿不减绿,把小区内外水、电、路、气及网络建设等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提前规划,合理设计,对健身、文化娱乐、绿化、休闲等统筹布置,杜绝互为制肘和重复建设问题。
要坚持政府、业主、单位等多方共同投入,加大电力、通讯、自来水、天然气等部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要加大政策宣传,争取产权单位补贴、群众自筹等多种筹资方式支持老旧小区改造。
一座城市的底蕴,需要从城市的每个细节中体会,打造一座有质感、有颜值、有温度的精致城市,是时代要求,更是民心所向。在听完委员的发言后,石磊指出,丹凤县老旧小区改造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下,工作已初见成效,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希望有关各部门要精诚团结,加强沟通协作,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要克难攻坚,从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着手,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维护老旧小区改造取得的成效。他要求,广大政协委员要持续关注和支持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助推丹凤城市建设更文明、更和谐,让市民住得舒心,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