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谈中国经济“半年报”:使居民消费成为GDP主要贡献者

2021-07-20 20:20:07  来源:陕西政协微信公众号  


[摘要]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主要数据已经接近常态化增长。”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香菊表示,综合来看,中国经济稳定修复的态势并未改变,但要高度关注潜在隐患及经济复苏后劲有可能趋弱问题。目前消费仍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尤其是居民消费还是一个弱项,需要在收入分配、共同富裕等一系列政策上进行筹谋。...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主要数据已经接近常态化增长。”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李香菊表示,综合来看,中国经济稳定修复的态势并未改变,但要高度关注潜在隐患及经济复苏后劲有可能趋弱问题。目前消费仍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尤其是居民消费还是一个弱项,需要在收入分配、共同富裕等一系列政策上进行筹谋。

  李香菊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教授

  具体看,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消费延续缓慢恢复的趋势,但服务消费恢复慢不及预期,拖累了上半年的GDP增速;二是增长质量持续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2%,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三是适时精准地采取降准0.5个百分点等货币政策,既增加了市场主体的可贷资金,也降低了贷款的成本,尤其对小微企业发展,吸纳就业,扩大消费和投资等都会有帮助;四是CPI同比上涨0.5%,物价保持总体平稳,但PPI同比上涨5.1%,对中游和下游企业,特别是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现在的货币政策对帮助小微企业抵御PPI上涨、高成本所带来的影响是必要的。”李香菊说。

  关于减税降费

  李香菊表示,近年来,持续减税降费的同时,财政支出刚性不减,部分地区债务率较高,且偿还时间集中问题凸显。

  如何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她认为,必须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做好财政资源统筹上下功夫。不能单从赤字率、债务率等指标来衡量财政是否可持续,要结合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作出判断,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财政可持续带来的严峻挑战。对影响财政可持续的关键点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要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来解决。

  关于未来经济形势

  李香菊表示,新消费、新基建、新产业应成为中国经济主要动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我们要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时将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核心,增加居民收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不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使居民消费成为GDP的主要贡献者。

  人民政协报记者 李元丽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委员 居民消费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