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记伟:加强我省城市生活节水的建议

2021-04-15 15:35:1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陕西高校新型智库生态水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介绍:
  一、我省城市生活节水存在问题
  一是居民节水行为仍然滞后。居民生活节水措施掌握不足,用水浪费现象仍然存在。二是用水效率及效益仍较低。2019年,我省城市化率达到59.4%,城市生活用水大幅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生活用水受经济制约的影响较小,导致用水效率及效益仍较低。三是雨水及中水回用仍不足。2...

  记者 杜静波 摄

  4月15日,陕西省政协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会议围绕“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言献策。

  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陕西高校新型智库生态水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介绍:

  一、我省城市生活节水存在问题

  一是居民节水行为仍然滞后。居民生活节水措施掌握不足,用水浪费现象仍然存在。二是用水效率及效益仍较低。2019年,我省城市化率达到59.4%,城市生活用水大幅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生活用水受经济制约的影响较小,导致用水效率及效益仍较低。三是雨水及中水回用仍不足。2019年,我省黄河流域非常规水源供水量仅占供水总量的3.16%,利用程度明显不足。雨水缺少收集及处理设施。同时,雨水、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管网覆盖率低、配套设施很不完善,利用率低。四是合同节水体制机制需完善。合同节水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机制、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五是用水计量及监督有待加强。我省部分地市还未建立市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取用水计量设施不健全,未建立用水统计台账,设施检查和维护的责任界定不清、维护缺失,分区计量、分类计量的覆盖面小。六是水价调节机制仍需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施了阶梯水价,但绝大多数家庭用水少于第一梯度用水量,阶梯水价并没有很好地约束人们的用水行为。

  二、加强我省城市生活节水的措施建议

  一是强化典型用户群节水辐射作用。校园是公共用水大户。我省现有各类学校15177所,在校教师学生854.7万人,年用水约为2.8亿m3。要在校园建设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将节水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制定校园节水规划,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氛围。在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等用水量大的单位,开展节水行动,发挥示范及带动作用。

  二是创新模式推广节水技术及设施。鼓励和引导节水服务企业参与合同节水管理,加大支持和资助力度,创新合同节水模式,推广节水新技术、设备和设施。加快对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改造与维护。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化设施,示范并推广中水回用系统与雨水收集系统,有效处理生活废污水、雨水,用以冲洗公共设施、景观水补充及绿化灌溉,实施开源节流。

  三是持续健全节水计量和智慧管控。实行分类、分区计量制度,同一用水户有两个以上不同水源或者两类以上不同用途用水的,应当分别安装计量设施分类计量。推进城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逐步有序开展小区DMA试点分区管理,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实行水资源取、用、耗、排的动态监管,强化节水在线计量,建立健全用水统计制度。建立用水实时监控系统和节水大数据平台,推进节水监管系统建设。

  四是加快制定节水监督检查办法。尽快修订《陕西省节约用水办法》,制定节水监督检查办法,将节水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逐级检查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情况,普查节水设施安装与使用情况,严查计量设施运行情况,监督保障公共机构及居民小区节约用水。尝试开发个人节水或健康用水APP,开展个人用水的记录、评估,探索个人节水行为引导及约束方式。

  五是优化完善水价调节机制。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水价政策,加快水权、水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水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水成本的水价形成机制。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分质供水的实行差别水价,建立能够促进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差价水价,加大城市公共用水对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

  六是继续加大节水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加强节水的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开展“节水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开通全省节水专题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结合节水主题宣传活动及知识竞答等,形成人人惜水、爱水、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朱记伟 城市生活节水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